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704
2024年1月
在延安调研时的讲话
(2010年9月30日,根据录音整理)
中央交流我到陕西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过去长期在国家机关工作,对地方的情况包括对陕西的情况不是很熟。现在成了一名陕西人,特别是作为陕西的一名领导干部,就必须尽快了解陕西、吃透省情,才能为全省的科学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陕西历史厚重,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必须用心感悟体会,尽快融入到陕西的改革发展之中。因此,我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熟悉情况、转变角色。
到陕西工作后,乐际书记、正永代省长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多次给予指导,帮助我尽快熟悉工作。我这次来延安,最主要是学习领会延安精神。通过这两天的调研,特别是听了李希书记的介绍和陈强市长的汇报,使我对延安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对延安精神有了新的感悟。以前我曾两次来过延安,每次来思想上都有新的升华和收获。99年我第一次来延安接受延安精神教育,在宝塔山上还种了一棵树,至今长得挺好。去年8月,我陪同德江副总理来延安考察,他向同行的同志说,我们是到红色圣地“朝圣”。的确如此,延安精神是共产X人的根与魂,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法宝,永远都不能丢!这次到延安,作为延安精神发祥地的一名领导干部,我更是带着崇高的使命接受教育,怀着崇敬的心情接受洗礼,进一步领悟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这就是我此次来延安的主要目的。
几次来延安,我切身感受到了延安经济社会十多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刚才,陈强市长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介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是经济社会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全市生产总值连年高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走在了全省的前面。去年生产总值达到720多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60多亿元,城镇居民收入152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这些数据和发达地区相比可能还有一些差距,但是和延安的过去相比,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延安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快速发展路子。二是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第一次来延安时,看到的尽是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悲壮苍凉,生态环境较差。延安曾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到2.58亿吨,占全省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882万亩,分别占到全国和全省的2.5%和27%,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市主要河流平均含沙量下降了8个百分点。前不久我看到一份2009年的卫星遥感图显示,退耕还林前后全省的绿色区域由南向北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