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684
2024年1月
在全省移民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4月2日)
刚才,卫华、汉文同志对移民搬迁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大家要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在保持良好局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工作推进的计划性
移民搬迁工程自2011年实施以来,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一是群众和各级政府积极性高涨,如果说开始一些干部群众还有迟疑观望和畏难情绪的话,现在更多的是主动参与和积极推动。二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作机制、运作规范和完整的建设、资金、管理等政策体系,为常态化推进奠定了基础。三是避灾、扶贫、生态等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已成为大范围改善山区和贫困地区群众生存、生活、生产环境的有效途径,形成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实施范围也由陕南逐步扩大到陕北、秦岭北麓和渭北旱塬地区。四是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国务院和有关部委从资金、政策和土地供应等方面都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可以说,涉及到近300万人的移民搬迁,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国家支持,不仅成为事关全省大局的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而且成为在外界具有广泛影响、显著提升陕西形象的重要名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盲目乐观,必须充分认识到移民搬迁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一是从搬迁对象来看,一种是经济状况较好的,一种是无劳动能力、无家庭积累、无安全住房的“三无户”和特困户,一种是介乎两者之间的。第一种目前大部分已经搬迁,第二种需要由政府“兜底”解决,第三种人数较多且经济条件较差,这就在客观上加大了下一步工作推进的难度,对针对性服务的要求也更高。二是从土地供应来看,搬迁选址的土地既要能保证生产生活,又要能符合避灾要求,但一些地理条件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已经先期利用,今后可选择的土地越来越有限,这一点在陕南尤为明显。三是从搬迁进程来看,10年规划大体上3年为一个阶段,前三年陕南搬迁20.07万户、占到规划任务的33.5%,陕北搬迁22.6万人、占规划任务的38.3%,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今后三年将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于整个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这一时期抓不紧,攻坚阶段的最后三年多时间压力将越来越大。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一步增强搬迁的计划性,围绕目标,统筹规划,系统安排,明确每一阶段、每一年度的任务,逐项推进,认真落实。到2016年,要完成特困户、“三无户”、五保户等群体的安置任务,分别按照搬迁户总数10%落实优惠政策、建设共有产权房和免费使用的周转房等形式解决住房问题,同时每年要确保陕南、陕北至少搬迁6万户和1.6万户。尤其是陕北有效施工期短,秦岭北麓和渭北旱塬刚刚起步,任务更重,一定要精心谋划、科学调度、抓紧推进,努力做到每个时间节点的任务都能完成。更多资料+微信: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