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792
2024年1月
立足长远 突出特色 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在全市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3月12日,根据录音整理)
全市城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X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全会部署,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城市建设工作,表彰先进典型,动员全市上下积极投身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高质量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建工作,加快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宜居宜业城市。更多资料+微信:
刚才,延峰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受到表彰的单位,是我市城建领域的先进典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X员干部,要积极学习他们自觉服务大局的ZZ意识、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为把我市城建工作再推向一个新高度而努力奋斗。王路同志对今年城建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在此,我就立足长远、突出特色,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强调几点意见。
一、把握大势,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长春作为一座年轻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城建工作全局,深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打先锋、站排头”的要求,在把握规律中明确方向,在保持定力中精准发力,在问题导向中狠抓落实,推动城市环境面貌和综合实力发生明显变化。可以说,这两年是我市城市大建设大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是城市交通等民生需求不断改善的时期,是城市治理向科学化迈进的时期,是创新思路破解城建重大瓶颈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时期,为我们立足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城建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获和体会。
一是坚持在更新观念中明确发展方向。思想的领先是本质的领先,观念的落后是根本的落后。两年来,我们自觉把长春城市发展放到国内外大格局中研究、比较和推动,明确提出打造“五个升级版”、实现“六个目标”,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应该说,这个定位符合我市阶段性特征和发展实际,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有力引领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发展观念、建设模式、治理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长春自身特点的现代城市建设新路子。
二是坚持在破解难题中补齐发展短板。发展的过程实际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补齐城市建设短板突出出来,全面启动实施了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提升“双核带动”战略,长春新区等已经成为长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逐步发展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旧城改造提升和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可以说,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和全市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们抢抓机遇,基本解决了这个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加快推进城市交通设施、要素保障、文化提升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2号线顺利推进,城区地下综合管廊超额完成任务,“公交都市”创建和智慧长春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是坚持在把握规律中完善工作机制。城市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不断强化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紧紧抓住主要矛盾,不贪大求洋、不面面俱到,坚持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以深入实施交通秩序大整治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城市治理等软件提标,全面拉开城市建设改造的序幕;以伊通河综合治理和旧城改造提升两大工程为重点,通过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工程性治理和改造解决硬件制约问题,进一步带动其它矛盾解决,在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中促进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了城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四是坚持在城市建设中推动经济发展。研究城市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与“市”是一体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从本质来讲是高度统一、互为支撑、互相推动的。近两年长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进步,经济增速在东北地区保持领先,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实现了争先进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我们始终强化“产城融合”的理念,把城市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两年累计完成城建投资近千亿元,接近过去四年的总和,一批具有开创性、结构性、支撑性的重大工程相继启动实施,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经济发展,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是坚持在狠抓落实中改进优化作风。全市城建系统的同志们,把城市建设作为干事创业的主战场、大舞台,不讲条件、不找借口,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在繁重工作实践中,锤炼了作风、磨炼了品质、树立了形象。各地各部门始终坚持全市“一盘棋”,主动服从服务城市建设大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广大市民也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