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752


2024年1月
在省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4月13日 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省发改、统计、工信三个部门和各市作了汇报。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振信心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我省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比预想要多。总体上看,虽然部分指标完成不够理想,但也有不少令人鼓舞的新亮点。年初,我们确定了经济增长10%左右的引导性指标,既是出于促就业、保民生刚性需求的考虑,也是为了凝聚信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国“两会”期间,克强总理在听取我省工作汇报时指出,陕西确定的这个目标,为全国提振信心带了个好头。不久前,中国建设银行与我省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他们的董事长也表示,陕西发展充满希望与活力,愿意与我省继续扩大合作。所以,首先自己要有信心,才能吸引企业有信心来投资兴业。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更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逆势而上、勇闯难关,全力以赴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
一是认清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坚定追赶超越的信心。总书记来陕视察时作出了“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重要论断,提出了“五个扎实”的工作要求,深刻揭示了我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既是对我们过去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陕西今后工作的明确要求。我们必须站在这个基点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不仅速度要更快,而且质量要更优。
二是认清陕西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在全国大局中勇于担当的信心。近年来,国家先后赋予我省带动大西北、当好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等重大使命,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些定位在全局中的重大意义,强化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时时处处以新引擎、新高地、新起点、新范例为标准做好各项工作。
三是认清我省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坚定经济运行不滑出底线的信心。进入3月份以来,我省许多领域都出现了企稳回升迹象,15个行业产值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工业投资增速较去年加快11.2个百分点,餐饮、住宿消费增速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陕南三市增速均高于全省,榆林在逆势中增长6%左右。同时,税收增速也有所加快。横向比较一下,全省主要经济指标仍然高于山西、内蒙等能源大省。
四是认清动力转换阶段经济波动的规律,坚定做好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信心。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增速波动,这是新常态下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短期经济增速波动不必大惊小怪、草木皆兵,要有战略定力,看阶段、看长远。在各省共同遭遇“三期叠加”阵痛的大背景下,我省区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而且,经济波动中也孕育着机遇,在经济下滑时如果能充分发挥优势、及时出台精准措施,既可以延缓下行过程,又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