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748


2024年1月
在省政府研究室调研时的讲话
(2013年8月13日,根据录音整理)

我今天来研究室主要是看看大家,同时与大家座谈搞些调研,并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大家对省政府和我个人的意见建议。
研究室的工作很重要,省政府对研究室的工作十分重视。我当省长后到各厅局调研,第一个到的就是研究室。以前我作常务副省长时,也来过研究室。从分管研究室时开始,就一直想着如何把研究室的作用发挥好。刚才,听了远刚同志的汇报和同志们的发言,总体感觉和大家一样,就是研究室领导班子调整以来,精神面貌好,工作干劲足,有想干事、愿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和信心,做了很多工作,提交的一些专项调研报告,为省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对各厅局的工作提供了很大支持。这表明,研究室的工作相对于过去,更加贴近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性在进一步增强。对此大家有目共睹,应当予以充分肯定,我代表省政府表示感谢!
下面,我重点就进一步做好研究室的工作,充分发挥研究室的作用,讲四点意见。
一、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
对于研究室来讲,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要始终注意加深对省情的认识。只有认清省情,并将省情融入调查研究的全过程,研究室的工作才能更有针对性,提出的政策建议才能更加切合实际。
在认识省情上,首先要看到陕西是一个发展欠发达的省份,目前还有60个县区处于国家级和省级连片特困地区。除关中地区外,秦巴山区、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我们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在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个基本省情。在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上,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多研究那些有利于加快全省发展、有利于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的政策措施。
其次,要看到陕西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省份。现阶段,全省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之间存在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除了一些综合性的政策外,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思路来统管全省的发展,必须重视政策的差异性,将调研重点放在有利于各个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政策研究上。这几年,针对区域发展的特点,统筹考虑区域发展的差异性问题,我们按照“分类指导、一市一策”的思路,制定出台了支持各市发展的专项政策。比如,为支持陕南循环发展,将产业发展资金由3个亿增加到6个亿,陕南28个县平均每个县有2000多万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至于各县发展什么产业,由各县根据实际自行确定,农业、工业、旅游业等都可以,只要是能形成一定规模、扶一把就能上去的主导产业,省上就给予大力支持。
最后,要看到陕西是一个发展有潜力的省份。当前,我省所有板块均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经济持续走在上升通道,全省积累了很强的势能。要把长期积累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这样的发展势头面前,如果我们不能见微知著发现机遇,借势而为创造机遇,只争朝夕抢抓机遇,研究、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不对路,就会延误发展,就是失职。所以,研究室的同志在研究发展问题时,必须着眼于我们的政策是否符合陕西省情这个基点,围绕发展的政策机遇,对我省哪些有利、哪些不利都要提出来,这是研究室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个基本点。
二、更加注重对基本国情的把握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跳出陕西看陕西”,进而明确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所处的位置,明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要准确把握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区域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有的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有的地区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省不同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比如,关中地区与全国的发展阶段基本一致,榆林正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时期,等等。大家在研究我省面临的问题时,必须与国家的整体发展阶段紧扣起来,才能找准我们的发展定位。
二要准确把握“四化同步”的战略机遇。X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战略,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四化同步”是紧密联系、互相推动的,各个区域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对于我省来讲,现阶段的重点在工业化。因为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加速城镇化。同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一种必然态势。在我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