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922


2024年1月
坚持科学规划 不断提升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水平
在市规划局调研时的讲话
(2013年11月5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到市规划局调研,主要是和大家一道研究襄阳的城市规划问题,共同推动襄阳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近年来,市规划局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自觉把襄阳置于全省和全国的大局中来规划、定位、建设,做了大量前瞻性、战略性、引导性的工作,对于整个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向规划部门同志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听了肖勇同志的汇报,很受启发。关于规划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创新工作,让襄阳“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更加鲜明
总体来看,无论是从战略地位、区域位置来把握,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考量,还是从与国内同类城市比较来看,襄阳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特色城市。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具体表现为“四个滞后”、“五个不对称”。
“四个滞后”具体表现为:城市规划设计滞后于城市开发建设,规划被建设牵着鼻子走,违章建筑屡禁不止;基础设施配套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道路建设,还是城市建筑,预见性不够、精美性不足,缺乏应有的文化韵味,既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又常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许多建筑物的寿命只能维持二三十年时间;生活方式的变革滞后于生产方式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明素质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滞后于城市现代化发展,硬件建设投入大,软件管理跟不上,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不高。
“五个不对称”具体表现为:一是城中空间与城郊空间不对称,大量的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区,密度过大,像古城2.5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居住了近十万人;二是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不对称,亟需把社区理念引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让市民在功能完善的社区中享受优质的服务,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向前大步跨进;三是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不对称,地下空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集约节约使用不够,致使占道停车、占道经营成为城市管理痼疾;四是“物”的空间与“人”的空间不对称,在中心城区,城市建筑越来越密,人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体现不出“城市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建设理念、建设目的;五是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不对称,固定的城市建筑物与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在空间布局上不均衡,在建筑风格上不协调。
“四个滞后”和“五个不对称”是当前快速城镇化中的共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找准城市定位,实现特色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从实际出发,从规划上手,认真研究解决。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方向,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特色和竞争力。在城市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的背景下,襄阳必须找准自己的城市定位,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真正成为汉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目标。其中包括六个方面的内涵:第一,经济发达,建设“产业襄阳”,为城市培育雄厚的经济实力;第二,文化繁荣,对历史文化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对现代文化要不断地创造和引进先进的文化,努力培育集传统和现代于一体、具有襄阳特色的城市文化;第三,法制优良,必须把社会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快民主法治化进程,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第四,社会公平,最大限度的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凝聚万众之心,维护和谐稳定;第五,生态一流,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恢复难,坚持生态立市,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立足长远和未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尚不具备条件的建设项目,要把它守住,切忌强行上马、破坏生态;第六,人民幸福,城市是为人民而建的,以人为本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感受到生活好、工作好、环境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品质。城市的定位要靠规划来体现,城市的特色要靠规划来引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坚持两种理念。一个是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缺乏文化的城市是盲目的,脱离了城市生活的文化是空洞的”。一个城市能够长期吸引人的是文化,许多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脉,并且能够用实物将历史文化直观地展现出来,唤起市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襄阳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城市建设不能“只见物质不见精神”,要把精神融入物质之中,以文化铺底编制城市规划,使文化元素和文化特征定点落位,建设体现襄阳文化的特色城市。
另一个是以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打造山水园林城市。襄阳有着“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自然风光,有着丰富的“山、水、城、洲、文”城市元素,有着依托山水自然勾勒的“一心四城”城市形态,这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少见的。从功能定位、城市形态、产业布局等各方面来看,襄阳完全具备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基础和优势。要从建设功能性城市出发,充分发挥好特殊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
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就不可能有历史的传承。我们既要当好历史的保护者,更要勇做历史的创造者。李瑞环同志曾讲,“城市建设最大的敌人,是城市管理者的有权、无知、敢拍板”。一个地方领导者的见识、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