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913


2024年1月
实施二次创业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3月6日)
今天,我们召开市文化旅游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具体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务实的作风推动襄阳文化旅游业跨越发展。刚才,市旅游局、襄城区、鱼梁洲开发区、隆中管委会等几家单位汇报了工作打算,几位市领导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大家认识清醒、思想统一,必将对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体上看,襄阳文化旅游业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旅游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我市旅游还处于观光旅游的层次,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难以进入市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与周边地区和同类城市的差距逐步拉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就能保持继续上升态势,在区域旅游中占得一席之地;反之,如果说得多、干得少,襄阳旅游就会被弱化和边缘化,甚至丧失优势、被淘汰。更多资料+微 信:
推动襄阳文化旅游业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狠抓落实,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坚持以自然为基础、特色为根本、文化为灵魂、市场为导向,坚持建设旅游强市与服务全省旅游发展并重、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并重、传承借鉴与改革创新并重、差异化竞争与开放合作并重、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形成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态势,打响以襄阳古城、三国文化、汉水文化为特征的“一城两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式、体验型旅游”转型升级,促进襄阳赶超跨越,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把山水园林城市襄阳打造成具有特色、富有魅力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一、立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旅游是人们富裕后消费生活的一种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推动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结构、转方式的绿色产业,是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居民就业的福民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据有关资料分析,旅游业关联国民经济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从业人员,可以间接带来5个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坚持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理念,使思想观念真正适应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适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持之以恒,真抓实干,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文化旅游业的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5%,确保襄阳旅游业跟上时代潮流、勇立发展潮头。
二、立足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推动文化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很多地方的产业发展大都经历了从农业主导向工业化带动,再向服务业跨越的过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服务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产业来谋划,充分发挥我市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空间大、转型升级包袱小的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率先跨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力争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法治优良、社会公平、生态一流、人民幸福的和谐家园中的靓丽风景线。
(一)襄阳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发展态势已成,必须乘势而上。无论是从历史和现实来思考,还是从客观和主观来分析,我市文化旅游业都具备了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一是历史文化和山水自然资源丰厚。襄阳有着28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同时,襄阳有山有水,“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集中了“山、水、城、洲、文”等旅游元素,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三张“金字招牌”,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是旅游业跨越发展不可多得的独特优势。二是发展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积累,襄阳建成了一批国家级景区,建设了唐城、汉城、习家池等一批旅游项目,发展了一批旅游酒店和旅行社,开发了一批具有襄阳特色的旅游产品,为跨越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三是人才队伍支撑较为有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条件制约人的主观努力具有相对性,任何客观事务只要经过人的主观努力都会发生变化。文化旅游业是典型的创意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来创新创造。襄阳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优秀文化旅游工作者,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当前,我们惟有乘势而上、强势推进,才能在跨越发展上干得更好、干得更出色。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我市产业调整需要,必须顺势跨越。中央提出,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要突出民生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着力增加消费需求,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