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836
2024年1月
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在全市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3月31日,根据录音整理)
全市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全省服务业发展攻坚视频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跨越发展,加快把长春打造成为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情况,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在强化责任担当中肩负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服务业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是衡量经济发展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1.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贯彻我省服务业发展攻坚要求、勇于体现担当的使命所在。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加快发展服务业摆到突出位置和全局高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作为一场攻坚战来打,既是对全省发展思路、发展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更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有力之举。长春作为省会城市,要牢固树立借势而为、敢于作为、奋发有为的意识,牢牢抓住国家启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施“一带一路”和长吉图战略、构建哈长城市群、推动新型城镇化等有利时机,围绕建设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努力用更宽的视野、更广的胸襟、更大的气魄来谋划和推进我市服务业发展。
2.加快服务业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重大举措。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三次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最终将演进为“三二一”形式。当前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各项指标综合评判,我市正处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服务业也必将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必须在做优一产、做强二产的基础上,全力做大做强服务业。从近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长春市的主要差距体现在服务业上。服务业能否实现争先进位,直接关系到整个长春经济能不能竞进上位。因此,我们必须把服务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超常规的举措迎接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
3.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四化”同步推进过程中,服务业作为把农业、制造业与市场连接起来的“粘合剂”,对促进产业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十分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与日俱增,再靠资源等传统要素简单积累去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发展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而服务业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对释放供给侧活力和动力有着天然优势,对扩大就业、产生绿色GDP有着积极的贡献。因此,加快推进服务业大发展,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的应有之意。
4.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决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必须“加减乘除”一起做。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对于长春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我市来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快补齐服务业的“短板”。从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服务业许多领域供给相对不足,尤其是在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困难、动力减弱的时候,服务业对优化结构和促进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大。加快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有利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从而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我们做好结构调整,推动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5.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有效途径。服务业是富民经济、惠民经济。从消费结构变化规律来看,201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49元,在这个阶段上,人们不仅需要好的产品,更需要好的服务。我们必须顺应这个发展规律,稳步释放服务业消费的巨大潜力,为经济发展也为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服务业也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蓄水池”,服务业有带动就业的天然优势,在目前我市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要缓解就业压力,大力发展服务业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二、对标高位,在深刻把握市情中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
客观地讲,经过多年发展,我市服务业取得了明显进步,总的发展势头是好的,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贡献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但把长春放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局中来进行思考和比较,立足吉林看长春、放眼全国看长春、走向世界看长春,我们的服务业发展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总量规模不大。2015年我市服务业总量为2415.8亿元,占GDP比重为43.7%,从横向上看,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企业户数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末位,服务业占比在东北四市中也排在后面,分别低于沈阳、大连、哈尔滨3.6.4.1和12.2个百分点。二是发展结构不优。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时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往往是二产比较强,三产增速比较快的城市。到2015年底,广州和深圳服务业GDP占比分别达到66.8%和58.8%,杭州和南京占比分别为58.2%和57.3%,西安的占比也超过了58%,武汉、天津、青岛、大连占比也都超过了50%,而我市服务业占比还没有达到50%,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与沈阳、大连、哈尔滨三个城市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平均差距保守估计为700亿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基本徘徊在45%左右。三是发展布局不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商业综合体和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得不够快,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还不够明显,尤其是各城区、开发区产业趋同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四是内生动力不强。创新驱动在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还相对较弱,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互联网高端服务业发展较慢,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在数量、质量以及影响力上,与同类城市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刻理解和把握当前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要深刻认识到,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解放思想、积极作为,全力推进我市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