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042


2024年1月
在全省第八次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2月15日)
刚才,张通同志就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推进我省环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代表省政府与地方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主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加强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是关系当前与长远、国计与民生、和谐与稳定的大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高起点发展、高水平发展。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是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的多赢,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结合湖北实际,贯彻会议精神,必须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根本要求。跨越式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湖北发展的主基调,我们谋求的跨越式发展是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规模的跃升和超常发展,更是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活质量的改善,幸福指数的提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生态湖北,实现绿色繁荣的关键时期,必须切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环境保护与跨越式发展的力度统一,做到经济发展的力度有多大,保护环境的力度就有多大。跨越式发展不是不计后果、不惜代价的发展,破坏环境的“发展”不是发展,而是倒退。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下,加强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优化作用、保障作用和倒逼作用。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优化发展、转型发展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始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省和东部沿海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但发展的标准不能低,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绝不能照搬发展与保护脱节的旧模式。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的理念,以环境保护支撑发展、引领发展、优化发展、服务发展,使全省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更多资料+ 微信: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为全国生态安全作贡献,是中央赋予湖北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去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明确要求,湖北要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保障全国生态安全作贡献。湖北生态环境优势明显,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是祖宗留下的财富,为我们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我们有责任在发展中把它保护好;近些年,国家对湖北发展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湖北,首批低碳试点设在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在湖北,三峡工程在湖北,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的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有4个与湖北密切相关,全国最肥沃、最富庶的土地(江汉平原)在湖北,特别是湖北以“千湖之省”饮誉全国,胡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我们一定要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中央的重托,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加强生态湖北建设,彰显湖北的山水优势,让青山常在、蓝天常驻、碧水长流,为保障全国生态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更多资料+微 信: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湖北,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政府应当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宜居安康的需要更迫切,对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反应更强烈。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构建“碧水、蓝天、青山、美城(村)”的生态格局,使湖北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
第四,对湖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状况要正确估价,既要看到成效显著,也要看到形势严峻。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会上指出: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