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040


2024年1月
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
同志们,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全面系统总结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立下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军令状,勾画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最鲜明的信号是持续强化X政主体责任,强化考核问责,这对强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以来,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和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对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并制定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
在学习贯彻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抓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抓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抓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抓更高质量的发展。如果认识不到位,甚至把两者对立起来,工作力度就上不去,就永远走不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
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极其繁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位,但经济增长过渡依赖资源消耗和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优的矛盾日益突出,污染问题愈发凸显,环境容不下、资源承不住已成为最大制约,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如果我们不能加快绿色转型,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不仅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也很难保住目前的位次,中原更加出彩的目标就会落空。
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正迎来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实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难度会更大,代价会更高,后果会更重,咬紧牙关拼上去,迈过眼前的坎儿就会迎来新天地。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动员全省上下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待,更坚定的拼劲、韧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让中原更加出彩。
刚才大家观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题片,四个市有关负责同志做了发言,润儿同志做了很好的讲话,形势分析透彻,部署要求具体,讲出了严的氛围,讲出了硬的措施,我完全赞成,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立长远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之快,前所未有,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同全国一样,我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防治力度显著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级领导干部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担当普遍增强。
许多同志讲,现在早上醒来第一眼就是看空气质量信息,晚上睡觉最后一眼还是要看空气质量信息,否则心里不踏实。各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方式、优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上,越来越的企业环保意识被唤醒,涌现出一批绿色发展的先进典型,群众参与环保的热情高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的人所推崇。
我有一次在外地一个城市,在一个河边上走,我看到一个30多岁的妇女正在很严厉的教育她的孩子,说的话都让人感觉到有点心疼,孩子只有三四岁,就是因为这个孩子吃东西剩下的一张纸扔在路上,她妈妈逼着他,带着他送到垃圾箱里去。当时我很感动,我就想,如果我们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都这么强,如果都从娃娃开始抓起,我们的环境保护就没有抓不好的。
我们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15年至2017年,PM10平均浓度降幅为21.5%,PM2.5平均浓度降幅为22.5%,完成国家大气十条规定的目标任务。今年截至9月6日,PM10、PM2.5分别同比下降5.8%、6.6%,累计优良天数126天,各项空气质量指标均达到近年来同期的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1到8月,全省135个政府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6.3%,44个地级城市集中水源地达标率为97.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阳口水库蓄水水质稳定保持二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一些敏感、热点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和有力管控。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省作为人口大省、发展中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面临加快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刚才播放的专题片以翔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客观反映了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大气环境质量看,各项污染指标绝对值仍然很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七省中高居第二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强度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94、3.93和2.91倍。环境容量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甚至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空间。
今年以来,PM10平均浓度在全国倒数第四,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在全国均倒数第一。从环境质量看,水质变化出现波动,今年1到8月国家考核我省94个断面中,1~Ⅲ类断面56个,同比减少5个。从土壤污染防治看,治理技术经验短缺,治理难度更大,投入更多,周期更长。一些村庄垃圾乱扔,污水横流,化肥、农药、农膜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总的看,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治理成效并不稳步,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要看我们的成绩和问题,我们一定要放在全国的大环境当中来看,要看当前发展的大的趋势,不这样看的话,你看自己内部自我循环,可能还感觉良好。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要肯定成绩,更要正视问题,尤其是要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查一查问题和差距在哪里,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的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
这里我提出四个看一看,和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看一看ZZ站位高不高,生态文明建设是全X全社会的大事,是关系X的使命、宗旨的重大ZZ问题。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历亲为,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推动全国上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用好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咬住问题不放松,使之成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闭幕不久,栗战书委员长亲自率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我省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查组对我省开展回头看,目的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在环境保护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被动现象,说到底都是ZZ站位不够高,贯彻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不够坚决、不够到位造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地方X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ZZ责任,但是现在从上到下,有些领导同志仍没有把环境保护的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对环境工作研究不深入,解决问题力度不大,抓抓放放推推动动,有的行业主管部门把环保工作看作是份外事,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反映慢半拍,行动迟一步。这在今天就不能说是小问题。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我们知道淮河、正阳非法采砂行为,有30多名相关人员被问责。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内黄县陶瓷工业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出市县两级X委政府监督不理,环保部门监管部到位,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污水收集和监管不到位,河长对排污口监管不到位,17名干部受到处理。认识不到位,ZZ敏锐性不强,措施就落不了地,问题成了村,后悔也晚了。
第二,看一看政绩观偏不偏。现在很多环境问题不落实,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政绩观不落实,如果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任有污染泛滥,何谈造福一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我们要反思是否真正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是仅仅说在嘴上。绿水青山既是生态财富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当前在如何认识发展环保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及,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抓环保是副业,为了发展不要好环境,有的对待环保工作抱着观望思想、侥幸心理、应付态度,只做表面文章,不下真功夫,该落实的工作力度太小,有的认为现阶段发展为环保让路,一讲结构转型就感到畏难,总害怕影响了GDP,影响了政绩。这些片面认识不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不可能抓好。大家可以算一笔治污账,这些年我们治理污染花了多少钱,将来还要花多少钱德大家再算一笔绿色账,从生态环境研究,一棵50年生的树,市场价值2000元,产生的生态价值2200万元。如果算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就更高了。从产业发展来看,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生态旅游等无一不是潜力巨大的新增长点。林州市270万亩山地丘陵逐渐从乱石坡变成花果山,催生了生态游,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变。实践一再证明良好生态环境是一方发展的金饭豌,这个金饭碗保护利用好了,生态优势一定能转化为发展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