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031
2024年1月
在全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7月25日)
同志们: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X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会前,省委常委会听取了省编办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同意印发省委、省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认识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既定的工作部署,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硬目标、硬要求。当前,推进我省事业单位改革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一定要面对现实,全面把握,深刻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把握有利时机,增强加快推进改革的紧迫感
认清形势,需要我们全面把握改革推进的有利条件。从战略大局上讲,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牢固的ZZ基础。中央高度重视改革,人民群众对改革充满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群众对加快发展公益事业的愿望日益强烈,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从整体谋划上讲,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强力政策支撑。中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发布了总体文件和配套文件相结合的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体系,我省也出台了实施意见,为改革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从具体实施上讲,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良好的物质保障。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省财政实力大幅增加,增强了改革的承受能力。从攻坚克难上讲,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资借鉴。当前,一些行业体制改革率先稳步推进;上海、重庆、广东、浙江、山西等5个省市已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上先行先试,这些都为我省改革提供了参考。更多资料+微 信:
(二)正视困难挑战,增强加快推进改革的责任感
要充分认识到,这次改革是建国以来事业单位全面、系统改革的第一次,改革广泛而深刻,任务复杂而艰巨。在把握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这次改革面临的挑战。一是改革涉及更深层次的利益分配调整,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李克强总理说过,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我省事业单位队伍庞大,有4万多个单位,近120万名工作人员,相对其它领域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影响更大,牵涉面更大。二是事业单位情况复杂。同样是事业单位,性质可能完全不同;同样性质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可能完全不一样。有些事业单位兼有多种属性,既执法,又从事公益服务,还参与经营活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改革的难度。三是改革需要更多相关领域相互配合。事业单位改革与各方面改革紧密相关,不仅关系机构、经费、人员等问题,还涉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需要同相关改革统筹研究,综合推进。这要求我们务必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充分估计和预测改革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出现的极端情况,尽力争取最好的改革成果。
(三)立足发展大局,增强加快推进改革的使命感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我省率先在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事关“五个湖北”建设,事关民生福祉。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这一改革的使命感。
首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整体上看,全省公共服务离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我省公共服务普遍存在着欠账较多、总量不足、体系不全、效率不高的问题,是湖北发展的突出“短板”。另一方面,公益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旺盛。我省人均GDP已超6000美元,站上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新起点,这也预示着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内容更加丰富,需求层次更加提高。如何使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将是我们在较长时间内面临的重要课题。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缓解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下决心破除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培育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
其次,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湖北最大的优势是科教人才优势,科教人才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全省116万事业编制中,教育和科技系统占了52%。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就是破除制约科教人才优势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我省经济逐步走上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轨道。目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表面上看,是发展速度问题,但深层次分析,还是经济结构问题、发展方式问题。我省经济结构仍然是传统产业主导型、投资拉动型和速度效益型,战略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