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011
2024年1月
在第十五次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4月17日,根据录音整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陕北地区发展,连续15年召开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有三方面:一是研究能源化工产业在陕北如何发展;二是研究基地如何更好支撑产业发展;三是研究基地建设如何带动区域协调发展。15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刚才,省发展改革委、延安市、榆林市、中石油集团、神华集团、延长集团、陕煤集团、陕西金资公司、榆林能源集团、延安能源化工集团等10个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姜锋、金柱同志作了讲话。这里,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增强追赶超越、转型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去年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一是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去年陕北实现生产总值3855亿元,约占全省的20%。榆林市经济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扭转了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延安市止住了下滑趋势,液化天然气、电力、苹果产量实现快速增长。二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016年确定的91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2.8亿元,神府—河北南网扩建、陕北—武汉、彬长—徐州等3条外送输电通道纳入国家规划。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基地直供电量占全省总规模的30%。三是主要能化产品产销两旺。2016年基地实现煤炭产量4.2亿吨,原油产量2100万吨,天然气产量190亿立方米,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占全国11.07%。兰炭占全国总产值的60%,市场扩大到京津冀、长三角、川湘渝等地,产销率在90%以上。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煤制油、煤制烯烃产能均突破3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双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0%左右。四是高端化步伐不断加快。有10多个现代煤化工项目纳入国家示范和规划,约占全国项目总数三分之一,榆林市被列为国家规划布局的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能化产业高端化的基础更加扎实。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2.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能化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高端技术转化不足、产业聚集度不高,产品仍以基本化工原料为主。二是市场机制在能化产业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重大能化产业开发缺乏市场平台,政府、企业、资本、科研的合力有待提升。三是在建项目进度缓慢,去年基地会集中开工项目63个,实际开工59个,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1%。四是金融风险依然较高,呆坏账率比较高,民间借贷风险比较大。五是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城镇化建设仍有不少差距,特别是脱贫攻坚存在退出不够精准、资金投入不持续、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3.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转型持续发展。从国际形势看,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4%上调至3.5%,世界经济正在复苏,全球新一轮能源转型蓬勃兴起,能源清洁低碳化态势加速,能源科技发展迅猛,未来能源发展的模式和能源体系构建的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从国内情况看,一季度全国GDP增长6.9%,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把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十三五”能源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计划增加先进产能5亿吨,80%集中在陕、蒙、新三省区。最近国家已同意给予煤制油示范项目消费税免征5年的优惠政策,有利于解决其运行亏损问题。从我省实际看,一季度我省GDP增速8.1%,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工业运行呈现出产值高、产量高、效益高的特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231.04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分别较去年全年加快12.2和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4.5%和11.5%。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向好、企稳有进、质效提升、活力增强的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客观地讲,我省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蓄积,整体发展态势趋好,经济增长保持在上升通道。
无论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如何波动,我们必须保持定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去年这个时候形势非常严峻,我在座谈会上给大家加油鼓劲,要咬紧牙关、看到希望、坚定信心。今年形势有了很大好转,我要提醒大家保持清醒头脑,在加快能源产品生产的同时,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总之,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全省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必须主动承担起追赶超越的责任与使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三个转化”战略不动摇,全力加快转型持续发展步伐,为全省追赶超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步伐更多资 料+微信:
1.有效化解和防范过剩产能,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并举,既是实现高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能源供给革命的重要抓手,要按照“优煤、稳油、扩气、增电”的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一要坚决完成“去产能”任务。加快关闭延安车村煤矿、黄陵腾达煤矿和榆林六敦煤矿,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75万吨,同步安置好1393名分流职工。二要大力发展先进产能。用足用好国家煤炭产能减量置换政策,积极支持神华、中煤、陕煤等大型企业释放先进产能,力争全年煤炭产量增长6%左右。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狠抓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和原油稳产、天然气增产。三要增加外送电量。充分发挥我省煤电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坚定不移推动煤向电转化,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和国网公司支持,在建成榆横—潍坊外送通道的基础上,争取核准开工陕北—武汉输电通道及配套电源项目。四要稳步发展非化石能源。进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抓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今年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300万千瓦时以上。
2.坚持走转化的路子,着力推动产品高端化。去年基地煤炭转化率仅为32%,其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有待加强,能化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只有0.14%,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能源供应革命,推进能源经济业态创新,加快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一要搭建能源科技创新平台。依托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