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982
2024年1月
在全省工业促投资稳增长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9月6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ZZ局常委会会议、中央ZZ局会议上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部署,全力稳工业增长、促工业投资。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从产业来看,一、三产业基本平稳,延续了向好势头;二产压力依然存在,工业发展形势比较严峻。对此,省政府研究制定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今天会上印发的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措施,一个是即将下发的降成本行动计划,这两份文件是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认真抓好落实。刚才,省统计局通报了1—7月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省发改委、省工信厅、长庆油田公司、陕西煤化集团公司、西安市政府、榆林市政府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姜锋同志解读了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措施。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充分认识新常态下抓好工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工业是我省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呈回落态势,工业投资增速持续负增长,工业企业的利润也在持续下滑,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深刻认识抓好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多资料+微信:
1.陕西产业的结构性特征,决定了工业在相当一个时期仍然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目前我省一二三产比重为8.8∶51.5∶39.7,其中工业占二产比重达81.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2%。这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是我省资源禀赋形成的,也是当前的发展实际。实事求是讲,工业长期以来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高出GDP增速1.5个百分点,总量连续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和7000亿元大关,为我省经济增速居于全国第一方阵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速度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我省第一产业难以大幅提升,三产占比低于全国10.8个百分点,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潜力大但占比小。因此,工业作为发展主动力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可以说,工业稳则全盘稳。
2.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抓工业发展必须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同步推进。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当前我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5%,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占比大、增速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阶段,二产占比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且二产内部传统优势衰减、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等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转变工业增长方式、重塑工业增长动力任务十分迫切。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的要求,以稳增长为调结构创造条件,以调结构为稳增长提供支撑,加快推动工业中高速增长、中高端发展。要立足当前,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解难题、优服务、破瓶颈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既定部署,力促工业稳定增长。同时着眼长远,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培育新动能并举,真正把工业发展动力转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根本性转变。
3.全国经济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我省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中部发展稳中有升,西部发展空间巨大,经济增长持续加快,陕西作为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将得以充分发挥。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使我省站在了向西开放的前沿,科教、文化、区位等优势加速释放,必将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但同时,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偏弱、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能源化工等资源性行业面临较大困难,加之我省在发展环境、创新驱动、产业水平等方面与东中部地区存在一些差距,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面临很多挑战。我们既要深刻认识机遇、牢牢把握机遇,坚定工业追赶超越信心不动摇,又要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工业促投资稳增长确保我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二、全面推进我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常态下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把巩固传统优势与壮大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稳能化、兴电子、强制造、促新兴、优传统”总体思路推动工业发展,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多资料+ 微信:
1.稳定能源化工产业。尽管能源化工产业遇到了一定困难,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需求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作为能源大省和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稳增长关键要稳住能化产业这个“基本盘”。一是要在稳产促销上狠下功夫,全力稳定能源产业增速。抓住原油、煤炭等价格回升有利时机,切实加强产、运、销工作,进一步扩大优质煤、石油市场份额,继续加大兰炭促销力度,力争今年兰炭多用途利用达到1000万吨、增长25%。省发改委、工信厅要加强行业运行监测指导,组织好工业品促销活动,确保能源产业扭负为正,力争全年增长3%。二是要在深度转化上狠下功夫,全力推动高端化发展。坚持“三个转化”战略不动摇,在加快推进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渭南热电联产、华电百万吨煤制芳烃、延长富县60万吨煤制烯烃等项目建设的同时,再谋划实施一批煤、油、气等深度转化项目。要继续实施“以化补油”,依托重大项目示范推广现代煤化工技术,推动煤化工向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下游产品延伸。要进一步加大煤电转化力度,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坑口电厂、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和城市热电联产,争取全省电力装机超过4300万千瓦。三是要在发展新能源上狠下功夫,全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水风光并举、分散式与集中式并重,稳妥推进低风速风电、风光互补、干热岩供热、地热能发电、新能源微电网等新技术示范,加快风电、分布式光伏、太阳能热发电等7大类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力争今年新增发电装机90万千瓦、光伏装机80万千瓦。更多 资料+微信:
2.壮大电子信息产业。以打造国内信息技术产业高地为目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聚焦物联网、通信、卫星导航、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导航、网络通信、图像处理等芯片设计水平,壮大电子级多晶硅、大直径单晶炉和硅片制造配套产业,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要加快三星闪存芯片二期、美光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