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985
2024年1月
在全省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8月4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X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第三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精神和省十三次X代会做出的“五新”战略任务部署,分析我省旅游发展形势,安排部署全省旅游发展各项工作。刚才,增军同志传达了勤俭书记对本次会议的重要批示,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国强同志就即将出台的《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作了说明,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省旅游发展委、西安市政府、韩城市政府和汉中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分别作了交流发言,省政府与中旅集团、省旅游发展委与西安海关及有关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发展旅游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 多资料+微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突出代表,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有潜力实现加快发展,应该被置于优先支持的位置。
1.加快发展旅游对于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是全省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就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我们定位和要求的具体体现。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我省实施追赶超越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一,发展旅游是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落实这一要求,既要通过促有效投资、扩内需消费等措施力保经济增长,又要积极主动抓好新支柱产业培育。旅游涉及面广、带动力大、综合性强、开放度高,不仅能够直接拉动交通、餐饮、住宿、零售等传统服务业,还能够有效拓展信息咨询、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会展博览等现代服务业,进而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据有关统计,现代旅游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民航铁路、餐饮零售业的贡献分别超过90%、80%和40%,旅游业每增加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4.3元;旅游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相关行业4.2个就业机会。从全世界范围看,旅游在许多国家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速,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从我省发展态势看,今年上半年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中的增长主力就是旅游,其作为稳增长重要引擎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第二,发展旅游是着力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实施“五新”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领域发展的关键,就是按照省十三次X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勤俭书记对本次会议的批示,也是从落实“五新”战略任务的角度,指出了我省发展旅游的重要性。旅游业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潜能,能够拉动资源要素向旅游业整合集聚,继而释放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开放是旅游业的天然属性,发展旅游有利于更好运用两个市场、统筹两种资源,有助于加快构筑改革开放新高地。旅游业人才聚集、市场无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比较活跃的领域,能够有效激发出新活力。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旅游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准,在共建新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可以激活文化基因,完善服务功能,扩大品牌效应,从而形成彰显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第三,发展旅游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的具体行动。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方面,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我们有责任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发展旅游业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富民惠民和脱贫攻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客观上也要求我们一定要抓好旅游这项“一举多赢”的工作。
2.近年来我省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旅游,近年来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核心产品引领、公共产品建设为重点,打出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合拳,形成了“旅游+”12个产业融合发展的陕西实践,全省旅游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全省接待境内外旅游者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4.1亿人次和1.1万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180%和226%,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8%。去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4.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813.4亿元,再创新高。二是发展增速不断加快。近五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9.8%和23.6%,今年上半年分别增长16%和28.3%,始终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态势。三是产业特色更加明显。近五年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5亿人次,去年达到1.6亿人次。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8%。“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吸引了30多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参加,越办越红火。四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业累计投资较“十一五”增长了4倍,近五年来年均增长26%,去年增长36.3%。旅游企业由1600家增加到3000余家。郑西高铁开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具有融合效应的旅游新业态不断孕育壮大,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我省旅游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陕西旅游资源丰富,这是我们发展旅游的最大优势。但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区位、良好的发展机遇,我省旅游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供给结构有待优化。旅游产品同质化,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不能完全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交通航线总体偏少,休闲、度假、体验类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二是旅游资源利用效能较低。产业链条不长,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不够紧密。我省很多旅游资源在全国数一数二,但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龙头产品的带动作用,一些景点的经营甚至举步维艰。旅游商品也存在品种单一、收入占比低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高达60%-70%,我国平均为30%左右,而我省仅为15%,旅游综合效益亟需提高。三是旅游发展环境不够优化。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一些景区景点交通标识不齐全、酒店宾馆服务不够人性化、精细化,很多景区厕所没有纸、卫生条件差,零负团费、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问题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旅游智慧化程度不高,节假日交通疏堵服务、接待投诉以及纠纷的处理服务不到位。区域发展格局与发展空间有待优化,关中地区旅游景区开发程度较高,而陕北、陕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