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36
2024年1月
在县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14年6月25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上半年即将结束,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听取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谋划和安排好下半年的工作。刚才,各县区做了很好的发言,成绩有总结,问题讲得也比较透,对当前形势有了一个清醒的判断,让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了经济运行情况。昨天上午,李省长在徐州召开了苏北五市经济形势与深化改革座谈会,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坚定信心,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我们以开展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活动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开稳走、总体向好的态势。
一是运行平稳,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在一季度稳步开局的基础上,二季度全市经济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市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投资增速保持高位运行,进出口总额实现大幅攀升,金融、财税、消费等指标也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1—5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67.39亿元、增长7.8%,其中公共财政收入92.82亿元、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6.72亿元、增长17.3%;固定资产投资558.49亿元、增长25%,其中工业投资343.77亿元、增长28.1%;进出口总额16.58亿元、增长56.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77.39亿元、增长7.4%。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二是结构优化,经济质效在逐步提升。反映在产业结构上,1—5月,四大传统支柱产业销售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新兴产业销售同比增长28.2%,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9.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8.4%,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旅游业异军突起,总收入同比增长45.1%,接待国内外游客增长36.9%,旅游饭店累计出租率位居全省第二。反映在投资结构上,前5个月,全部投资中工业投资比重达61.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18.9%,提高3.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5.6%,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0.6个百分点,这说明政府投资的比重在减少,民间投资的比重增长较快,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反映在税收结构上,截至5月末,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达85.5%,位居全省第二,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国税数据反映,前5个月工业税收增长17.47%,增幅全省第四。若剔除苏酒集团,增长48.09%,增幅全省最高。说明这几年我们狠抓工业制造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摆脱对白酒单一依赖这条路上走得比较顺畅,虽然现在还依赖白酒,但依赖度明显降低。反映在外贸结构上,1—5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全市免抵退出口销售额的40.56%,说明出口结构也在优化。
三是深化改革,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年初,市委、市政府以一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近两年深化改革的若干要点》,从七大类30个方面入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并将各项改革上升到制度层面,构建“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形成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更好更快地激发市场活力。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市县联动改革的氛围在形成,比如沭阳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宿豫“五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泗洪“大科室”制改革、宿城在撬动民资方面的做法等等,都策应了全市的改革。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技术评估会,会议结束以后,我们还要开一次市县改革联动的会议,请各地做好准备。
四是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在稳步提高。把推进民生实事工程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民生改善“一六二一”工程,以办好八大类8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具体抓手,把更多财力物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努力做好普惠性民生、特殊性民生、基础性民生、增长性民生。1—5月,全市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0.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5%和12.1%,农村居民快于城镇居民1.6个百分点;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和民生六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95.7%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达到或超序时进度,改造老旧小区近15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6万多人,占中心城市人口近十分之一。可以说,今年我们在民生改善方面亮点不断。
二、加强研判,警惕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市以及各地部分指标增幅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无论是习总书记还是李克强总理,最近讲得比较多的就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之所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经济出现了一些不确定、不平稳的状态。例如房地产业,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晴雨表,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跨越这个阶段,美国也经历过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美国为什么能够平稳度过?因为美国的创新能力很强。中国正在经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危险的是没有创新经济来取代,美国不断在推出新的东西,尤其是互联网,我们创新经济是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当然,现在把问题谈得多一点、充分一点,不是坏事,谈问题不是为了抹煞大家的成绩,谈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看不到问题,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如果能看到问题,再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的话,至少可以把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有这样几个方面问题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更多资料+微信:
一是实体经济出现持续下行、低迷不振的现象。一方面,受宏观环境趋紧、市场需求不振、产能过剩等因素叠加影响,企业对市场预期较低,缺乏扩大生产信心,自发性收缩现象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物流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尚未根本改观,加之部分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行,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