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33


2024年1月
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分组讨论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2015年12月25日)
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新常态下推进转型发展、实施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全局性会议,对于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午聆听了罗书记、石省长的重要讲话,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刻感受:一是今年发展成绩来之不易、鼓舞人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7万亿、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00亿元、增长10.5%以上,预计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今年宏观经济复杂严峻以及经济总量超过全国1/10的高基数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把握全局发展的运筹能力和调控经济运行的高超智慧,让我们基层倍受鼓舞、倍感振奋。二是目标安排科学合理、体现担当。明年预期目标安排为7.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既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也体现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主要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充分体现了经济大省的主动作为和担当意识。三是工作部署紧扣要求、紧贴实际。报告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三五”规划等要求,充分体现中央新理念、新精神,围绕结构性改革这一重点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结合江苏实际推出了一批务实管用、含金量高的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让我们基层行动有方向、落实有抓手。
我们注意到,此次罗书记的报告专门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中,要始终学好用好坚持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Z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Z经济学这一重要论述,是理论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和务实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意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X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五大发展、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仅上升到理论建设层面,同时也上升到科学发展高度,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读罗书记、石省长的报告,处处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Z经济学的要求,从贯彻落实的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方法新举措,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要求
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式疗法”,既是一种思维调整,又是一种经纬方略,为我们改变传统发展路径、构建新的增长方式提供了新角度和新的方法论。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充分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如以简政放权激发活力,深化了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企业、新增注册资本分别增长39.38%和41.98%;以结构调整推动转型,通过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销售收入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着力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打造了信息、健康、旅游等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特别是在这次经济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增加有效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这既是对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江苏化”的实践,更为我们基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必将有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健康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宿迁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在制度供给上,致力通过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格资质去行政化、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三部曲”改革,激发了社会和市场活力。要素供给上,实施“511”工程,促进土地、金融等资源要素在市场公平竞争下向优质企业集聚,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