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15
2024年1月
在全市一季度招商引资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14年4月12日)
同志们: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的总体要求,从宏观形势变化和宿迁实际出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做好稳增长、转方式、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步开局、动力增强、总体回落”的特点。稳步开局,指的是今年经济运行总体开局平稳,工业经济实现稳步提升,财税、金融等指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3亿元、增长17%;财政总收入106.7亿元、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7亿元、增长15.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36.2亿元、增长4.2%)。动力增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高位运行,工业投资增速明显提升,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2亿元、增长25.9%,其中工业投资180.6亿元、增长31.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总量占比(62.3%)提升2.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设备购置投资完成115.3亿元、增长71.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14.6个百分点;总量占比达63.8%。申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2.2亿元,同比增长1.38%,比全省平均增幅高6.06个百分点】。总体回落,反映在部分指标低于预期、低于同期、低于周边,有的甚至出现较大脱幅(与年度目标相比,部分指标脱幅较大: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等指标未达序时进度;实际到账外资增速比年度目标低18.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指标回落明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4.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分别回落7.6个和9.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别回落5.7个和3.2个百分点;实际到账外资增速回落42个百分点。与周边地区相比,指标领先优势有所弱化: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居全省前三位的仅6项,而去年同期有11项)。
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速度所呈现的趋缓、下降态势,一方面受到国家宏观形势影响(再过几天,国家一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不少经济学家猜测GDP可能下行跌破7.5%,这是李克强总理为今年全年中国经济设定的底线);另一方面也受换挡期等因素影响,总体上仍处于合理的区间内。但除却这些客观因素,也反映出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快”和“速度”的追求有所懈怠。年初,我们对今年预期目标增幅进行了微调,一些地区和部门片面认为市委、市政府对“速度”的要求变低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所说的“低”只是相较于过去动辄40%、50%的增幅而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规律;我们所说的“低”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必须高于全省、快于周边。去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开展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活动,是要求大家从单纯比“快”向“又好又快”转变,把握好稳增长与促转型的平衡点,致力于实现高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前提仍然是“快”(3月14日,蓝书记在泗阳调研时指出,“三大发展”最终落脚点都是发展,要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基础上,发展能快则快、能超则超)。我也一直在强调,从农业化到工业化是转型,工业化到城市化是转型,企业产品换代也是转型,新兴产业发展更是转型,转型的本质要义是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快速发展,而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不能忽视速度的关键性作用。对于宿迁这样一个增量带动型的城市而言,我们谈的转型必须是以速度为保障的转型,没有速度谈转型毫无意义。大家对此务必要深刻领会,不论国内外宏观形势如何变化,都要坚持“快”的目标、“快”的标准、“快”的决心不动摇,始终保持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不仅力求吃得饱,而且力争跑得快,以快促好、以快攀高,努力让今年经济运行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二季度是抢速度、争效益、抓推进、促落实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待会蓝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当前,要认真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对宏观形势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分析和应用。从国家有关部委公布的情况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但由于正处于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增长速度换挡期,加之受错综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继续保持我市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就必须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最新动态和走向,找准我市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增强经济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具体到当前,要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密切关注产业政策新动向。进入三月份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中央先后出台了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中小企业上市、开展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政策和意见。总的来看,这些新的产业政策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不是短期强刺激政策行为,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中明确表示,“不会出台短期强刺激政策,更加注重中长期健康发展”;(二)体现市场化配置资源导向,与以往政府直接使用资源的政策不同,旨在让民营经济和市场规则在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减少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激发市场和企业主体的创造力;(三)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力度,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产业政策既是一种信息导向,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指引、激活和推动作用。对此,发改、经信、商务等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找准与宿迁发展的结合点、兴奋点,尽快制定详细对接和落实方案,抢抓先机做好对上“公关”和争取工作,及早把国家支持产业政策的“半成品”变成“成品”,确保各项政策快落地、早发挥效益。
二是密切关注财税政策新形势。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围绕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精神,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财税政策,如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有关财政工作的通知》,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集中清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规定的通知》等政策。这些集成措施体现了公开化、公平化的原则,着重对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各类优惠政策进行限制和清理,旨在破除地方“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等隐性障碍,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宿迁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能孤立存在,也不可能出现全国其他地方都在清除优惠政策,而我们仍然保留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家财税政策的动态和变化,在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更具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财税引导型政策,减少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制约和干预,努力在产业政策引导、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集成措施,推动经济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增长。
三是密切关注金融改革新动态。今年以来,中央明显加快了金融改革步伐,在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保险资金市场化运作改革、民营银行放开、影子银行规范等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前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亚洲博鳌论坛明确表示,今后金融改革有四大方向(一是金融要扩大对外开放,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逐步放开外资持股比例和金融范围的限制;二是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三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择机扩大人民币存款利率的范围,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在存款产品的定价自主权;四是稳步推进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提高个人资本项目的和资本市场交易的可兑换程度)。围绕这四个改革导向,当前我们要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动。最近,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人民币从过去单纯升值变成有升有贬双向浮动,且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区间扩大至上下2%。我国人民币汇率走势基本上还是由决策者推动,而非市场力量,货币贬值更多体现了央行流动性管理理念的明显变化,是央行主动流动性管理、控制资本流入的结果目前,央行通过购汇引导人民币贬值压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过程仍在进行中,一旦央行成功引导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资金面又将始终保持紧平衡的状态之中,市场流动性将进一步趋紧。二是关注银行资本负债风险。随着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监管要求不断提高以及自身业务结构变化,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暴露出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突出存在存款占总计息负债的比例低、储蓄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低,以及同业负债占总计息负债的比例高的“两低一高”现象,倒逼银行加强流行性管理,减缓了对市场和企业放贷步伐。可以说,随着市场流动性的趋紧、资本负债风险的加大,银行同样面临着钱荒、钱贵的问题,今后的融资将越来越难、越用越贵,对我市工业企业和平台融资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此,大家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积极拓展市场化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及早将资金融到位、抓在手,放到账上;更要超前运筹在融资环境趋紧的形势下,如何更好满足各项事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血液。
四是密切关注房地产发展新趋势。今年以来,随着全国楼市呈现明显降温,房价涨幅进一步放缓,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明显分化趋势,不同城市房地产景气程度已出现较大差异,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仍相对不足,住房销售量增长较快;三四线城市的住房库存仍不断增大,不少城市去库存化周期平均达到14至16个月。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于2014年6月底前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这对房地产销售预期将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具体到我市,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13年快速增长的热潮后,今年以来正逐渐消退,销售量出现大幅回落,存在建设与销售增幅倒挂现象(全市一季度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幅达70.97%,新竣工面积增幅达118.59%,商品房批准预售增幅达94.4%,住宅批准预售增幅达71.87%,四项指标增幅均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特别是住宅累计批准预售面积,1-2月份不仅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总量也超过徐州、南京位居全省第一。但与此同时,商品房销售和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6.5%、6.29%,增幅比去年同期低了140.3个和138.5个百分点)。对于房地产税收占财政收入半壁江山的我市来说,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势必对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影响。对此,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形势的研究分析,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情况,防止发生新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充分预估房地产低迷周期和对财税增收、经济拉动的影响,加快制定相关保障性措施,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规范、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
第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主要指标增速减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增幅创2010年以来新低。二是部分行业利润下滑。受市场行情影响,钢铁、棉纺、化纤、电池、木材等行业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特别是从事来料加工的部分中小企业,除却人工、水电、税收、损耗等费用,有的已无利润空间甚至亏损(从事来料加工的中小纺织企业,以32支纱为例,代加工费为4000元/吨,除去工人工资1800元/吨,电费1350元/吨,以及税收、耗损、折旧等费用,企业实际已经亏损)。三是部分重点企业产值回落。列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