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16


2024年1月
大干二季度确保“双过半”
在全市一季度招商引资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13年4月12日)
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导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转型、抓创新、惠民生的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增长35.6%,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占新兴产业的38.7%和14.4%;市区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2.7亿元、增长31.7%,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增速快2.5个百分点;其中可成科技、瑞声科技、斯迪克新型材料等企业产值实现倍增。服务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服务业投资增长45.7%,快于全部投资和工业投资16.1个和25.4个百分点;其中,用于教育、卫生、文体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两大行业投资增长83.8%。
二是重大项目推进有力。从项目投资看。195个年度投资757.2亿元的重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58.2亿元,占一季度投资计划的108.5%;163个年度投资370.6亿元的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实际完成投资87.3亿元,占一季度投资计划的101.7%。从项目体量看。一季度,全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不包括房地产)达252个,同比增加44个;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同比增加8个,慈鑫化纤、中亚特钢等年度投资超15亿元项目快速推进。从项目开工看。今年3月下旬全市集中开工的168个总投资736.8亿元重大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审批、核准及备案等前期手续,项目土地选址全部落实,有力保障了项目开工建设。更多资料+微信:
三是财税金融运行稳健。财税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超百亿,完成100.1亿元、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9.1亿元、增长24.9%;税收占比达82.6%,位居全省第三;其中,地税收入占全省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达3.7%,与连云港、泰州基本持平。贷款余额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74.09亿元,同比多增13.57亿元,比连云港、淮安分别多增19.6、2.6亿元,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直接融资成效明显。一季度,全市新增债务融资35.9亿元,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区域集优”集合票据等发行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第一单“区域集优”票据2.6亿元成功发行,洋河集团40亿元短期融资券成功注册,首期20亿元已到账。更多 资料+微信:
四是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深入推进“1621”民生工程,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民生投入快速增长。全市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五项民生支出完成33.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1.8%。为民办实事项目快速推进。全面启动8大类5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92个子项目中,达到或超序时进度的有89项;中心城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按计划加快实施。社会保障水平快速提升。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982人,社会保险扩面续保168.6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到1535元。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实施。“两场一街”、区域供水工程、截污管网、集中供气供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五城同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宏观环境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一季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经济下行、效益回落、要素制约三大压力未有实质性减小,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加大,经济运行中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一、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但部分指标增速趋缓、脱幅较大
与年度目标相比,部分指标脱幅较大。截至3月底,年初市人代会确定的11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有4项未达序时进度:实际到账外资7488万美元,仅完成年度目标(8.5亿美元)的8.81%,低于目标16.19个百分点(即使与70%一票否决底线目标任务5.95亿美元相比,也仅完成12.58%,低于序时12.4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5.38亿美元,仅完成年度目标的17.93%,低于目标7.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分别比目标值低2.5个和1.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部分指标增速趋缓。在列统的12项指标中,有6项增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回落2.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回落14.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2.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回落6.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回落5.9个和4.3个百分点。与苏北五市相比,部分指标领先幅度减小。去年底,在列统的12项指标中,我市有8项增速苏北第一、2项增速苏北第二。但从今年最新统计数据看,我市有4项增速第一、4项增速第二,工业用电量指标从第2位降至第3位,且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指标增速领先苏北平均水平的幅度也在缩小,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领先幅度由上季度末的13.6个百分点缩小至8.2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无论是与年度目标要求比,还是与去年同期或周边城市比,我市部分指标都存在不小差距,这也给上半年实现“双过半”带来了较大压力。目标脱幅和增速趋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外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的因素,更多的是自身重视不够、应对不足、方法不多。各地各部门务必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科学研判形势,在把握大势中趋利避害,在形势变化中捕捉良机。对滞后序时进度的指标,要逐个对照目标,剖析原因,找准对策,千方百计赶进度、保完成。对达到序时进度的指标,也要进一步加强分析、监测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