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071
2024年1月
在第三期全省厅局级老干部学习班上的讲话
(2007年8月27日)
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全省厅局级老干部学习班已经办到第三期了。这是按照省委要求,为丰富老干部离退休生活而举办的,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广大老干部的关心,也是建设和谐江苏的重要举措。我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李源潮书记和梁保华省长,向参加这期学习班的各位老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向大家通报一下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进一步做好当前老干部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以迎接X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强大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X代会精神,突出又好又快发展,突出和谐社会建设,突出解决民生问题,“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地区生产总值1175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15.8%,第三产业增长15.3%。财政总收入2112.7亿元,增长3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92亿元,增长34.8%。经济社会总体上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主要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新的提高。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一手抓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一手抓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结构调整的导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结构进一步优化。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46.1%,利润增长56%,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3.5和31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软件和服务外包加快发展,软件销售收入达到420亿元,增长47%。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重点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28.3%、44.8%。南北共建开发区取得重要进展,区域共同发展成效明显。苏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苏南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制定出台了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对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作出全面部署,取得初步成效。
二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三农”工作得到新的加强。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得到实惠。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省财政对“三农”的各项投入增长39.3%。面对今年淮河流域的重大汛情,坚持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全力组织防汛抗洪,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熟实现增产增效增收,夏粮总产量1073万吨,增长14.2%。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高效外向农业规模化建设,农产品出口增长27%。坚持劳务输出、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相结合,上半年新增劳动力转移32万人。农村新五件实事扎实推进,新建农村道路4347公里,新改建大中桥梁295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42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2%。加大对1011个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集中选派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
三是着力改善“三大需求”关系,增长动力出现新的变化。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出现积极变化。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9%,增幅同比提高l个百分点。外贸出口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完成出口908.3亿美元,增长28.4%。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增幅趋向合理方向调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