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315


2024年1月
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争做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表率
(2014年7月14日)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领导干部历史担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什么是担当、为谁担当和怎样担当,为我们X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担当精神的重要论述,争做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表率,共同担起浙江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
一、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担当,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使命担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担当
我们X是一个敢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X。敢于担当是X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共产X人的鲜明品格和ZZ本色。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X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了X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强烈的ZZ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他在新一届中央ZZ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地提出“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X的责任。这明确了中国共产X人的大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敢于担当,特别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X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大小体现干部的胸怀、勇气、格局,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他还提出了“五个面对、五个敢于”的具体要求,即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刘云山同志去年来我省参加指导省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也特别强调了敢于担当的问题。今年3月初在中央X校开学典礼上,他又专门就“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了系统阐述。中央领导同志的言与行、理论与实践,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担当、怎样更好地担当。
担当是一种觉悟,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能力。
担当,既要担得起权力,又要担得起责任。权力就是责任,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X把我们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赋予了我们必要的权力,就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遇到事情就要担责、负责,出了问题还要追责、问责。对职责范围的工作不认真负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就没有资格掌握权力。
担当,既要担得起当下,又要担得起未来。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长眼光、大度量,身处当下、承前启后,都要接好自己手中的这一棒,对过去的事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当下的事不能犹豫不决、朝令夕改,对涉及长远的事不能只顾今天、不管将来。
担当,既要担得起顺境,又要担得起逆境。在顺境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这是一种担当;在逆境中保持昂扬的工作劲头,直面矛盾、迎难而上,更是一种担当。矛盾问题面前、危机紧急关头,最能考验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实践证明,我们的事业就是在攻坚克难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我们许多优秀领导干部也是在解决复杂矛盾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更多资料+微信:
担当,既要担得起成绩,又要担得起失误。作为领导干部,揽功诿过是一大忌,绝不能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在成绩面前,要看到上级的正确领导、集体的努力、群众的支持和过去的基础。在失误面前,要“思其过、改其行”,勇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对失误承担责任,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积极主动进行弥补、整改。
担当,既要担得起表扬,又要担得起批评。表扬和批评既是对工作评价的一种方式,也是推进工作的一种方法。组织褒奖你、领导表扬你、群众赞誉你,这是对你的肯定,更是对你的鞭策,你要承受得住、经受得起,不要沾沾自喜翘尾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净化自身、推动工作的利器,要善于把领导的批评、群众的不满、舆论的监督,作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动力。
总而言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担当,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使命担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担当。在举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共筑中国梦的历史大背景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在工作中都要乐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浙江发展实践证明,有一支敢于担当、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无论碰到什么险滩都能渡过。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