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294
2024年1月
坚定理想信念做好青年表率 矢志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全省团干部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研讨班上的报告提纲
(2011年8月12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概括了建X90年来X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其中第一个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胡总书记在讲话的最后部分又强调指出,我们X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并对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不懈努力。如何使广大青年认清国情,明辨是非,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关X的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选择
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X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X的生命,道路就是X的事业的命脉。”在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哪一个政X或哪一部分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更多资 料+微信:
(一)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由近现代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所决定的。读史可以明理。回顾中国的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双重压力之下,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时代性主题,中国各社会阶层都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是,在中国共产X成立之前,这些探索都以失败告终。比如,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它不仅在南京建立了农民政权,而且制定了前所未有的农民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历经14年而失败。又如,封建地主阶级开明派企图通过内部改革来自我救赎。从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曾国藩、李鸿章的“师其所长,夺其所恃”,企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军事工业、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局。但洋务运动既不能越封建专制制度的雷池,又不能摆脱对西方先进技术和资金的依赖,最终无法在中国封建制度内找到自救之路。再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生社会力量把目光投向资本主义。康梁“百日维新”以改良方式发展资本主义昙花一现,中国未能走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以暴力手段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成果却被清王朝的旧臣袁世凯窃取,中国也未能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别的道路特别是资本主义道路总是行不通?“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帝国主义千方百计阻碍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仅1840年到1900年,外国侵略者利用战争同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就有300多个。封建势力也必然阻止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甚至不惜出让更多国家利益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以维护自身的统治。而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起来的,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强大的力量,他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其ZZ上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把中国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正在中国人民为“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问题苦恼和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声,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X应运而生,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根本出路。X在成立之初,就在自己的纲领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X的二大又进一步明确了X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X人,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强调中国革命的这两个阶段必须有机衔接,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其发展前途。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X领导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进行了长达28年的不懈探索和浴血奋战,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X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X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历史和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没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历史的遗憾”,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ZZ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和引路人。他曾用两句中国著名的通俗谚语表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思想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共产X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难曲折,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在这过程中,我们至少摸索了三块重要的“石头”。
第一块摸的“石头”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倡向苏联学习,但强调不照搬苏联经验和模式。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在国家制度上没有照搬苏联的联邦制,而是在单一制统一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政X制度上也没有学苏联的一X制,而是实行共产X领导下的多X合作制。毛泽东同志1956年写了《论十大关系》一文,全文都是“以苏为鉴”的。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第二块摸的“石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辛探索。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建设的各项指标也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这是一个凯歌高唱的时期,中国人民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斗志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者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还全面推行建立“人民公社”。之后,又搞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的失误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给X、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教训是深刻的。从中国共产X独立探索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视角来分析,两者都反映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