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227


2024年1月
开启新征程 再创新优势 以苦干实干开创宁波的美好未来
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2015年12月25日)
我们即将开启“十三五”发展的新征程。要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靠什么?我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干”,倍道兼程大干五年,甩开膀子大干五年,以苦干实干开创宁波的美好未来。下面,我就如何干好“十三五”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干好“十三五”,再创宁波城市竞争新优势更多资 料+微信:
开启新征程、再创新优势,就要有“人一之我十之”的干劲。宁波要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与别人并驾齐驱不行,在别人后面跟跑更不行,唯有保持加速奔跑的奋进状态,拿出“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才可能实现赶超进位。跻身“第一方队”,这是目标追求,更是精神动力,体现的是一种勇创大业的精气神、勇争一流的精气神、勇破难题的精气神。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准确分析宁波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与潜力、优势与劣势、长板与短板,坚定追赶跨越的信心,提振干事创业的激情,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心气,同心戮力推动宁波发展跃上新的高度。
开启新征程、再创新优势,就要有“敢想敢试敢干”的闯劲。首先要勇于解放思想,破除“不可能”的观念,破除思维定势、利益定势、体制定势和工作定势。宁波有港口资源优势、对外开放优势、制造业集群优势、民营经济发展优势、生态人文优势,这些都是宁波向第一方队迈进的重要基础和优势所在。“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拓展和放大这些优势,通过“一圈三中心”建设来培育形成新的功能优势,提升宁波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否认,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宁波在一些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差距就是潜力,有了差距就要奋起直追。我们要拿出当年“宁波帮”那种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大气魄,突破“坐井观天”的狭隘视野,克服“坐享其成”的等靠思想,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争取在“十三五”干成一些既该干、经过努力又能干成的大事,干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大事,干成一些真正让宁波人民有获得感的实事。
开启新征程、再创新优势,就要有“翻篇归零再创大业”的拼劲。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以“归零”的心态整装再出发,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干好每一天,以崭新全新的姿态迈入“十三五”。“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强化改革创新驱动、完成新旧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的关键期,是加强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夯实长治久安基础、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可以说,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既面临许多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但最大的困难是面对难题不去破难,最大的挑战是面对机遇错失良机。现在全国各地遇到的难题可以说大同小异,许多都是共性的问题,谁率先找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谁的发展就会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各地各部门要拿出“二次创业”的拼劲,以一篙不松的韧劲打好每一个新战役,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努力交出一份让宁波人民骄傲、自豪、满意的“成绩单”。更多资料+微 信:
第二个问题,要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
第一,要让创新引擎的动力更加强劲。我们要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一圈三中心”,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国家级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就必须把基点放在创新发展上,走出一条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路子。推进创新发展,首先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要以工程科技创新为主攻方向,加大创新机构、创新团队、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集聚一批高能级、高价值、强带动力的创新要素,使引进的每一个创新要素都能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催化甚至裂变的效应。特别是要主动接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抓紧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合作机制,引进更多创新要素和成果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溢出效应。要加快科技大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科技信贷融资,鼓励建立一批资本与“智本”、科技与保险紧密对接的创新利益共同体,着力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创新峡谷”。推进创新发展,其次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不仅为生产方式智造、产业形态再造和高端产业创造提供了无限可能,而且催生了许多新的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