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173
2024年1月
在湖滨新区“三解三促”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5月14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是我到湖滨新区“三解三促”的最后一天,按惯例要开一个座谈会,听一听湖滨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就相关问题做一些推动。去年“三解三促”也是在湖滨新区,去年在黄墩镇英庄村,收获很大,结束以后请各相关部门到英庄现场开了一个会议。昨天我又到英庄再次回访,离开英庄之后,我至少去过四次。昨天我又看了一下,英庄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昨天我也讲,英庄已经具备作为一个中心村的条件,作为一个点,即便是省里会议放在这里开,看一看都没有问题,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市直各个部门做出了非常富有成效的努力,尽管是湖滨新区直接组织实施,但是大量的经费是市直各个部门投入的,大量的工程也是市直相关部门到现场组织的,很多政策也是市直相关部门全力争取的,做到相当不错。在这里,我也要代表英庄的父老乡亲,向支持英庄发展的市直各个部门表示衷心感谢,也感谢各个部门的同志们对我工作的支持。这次,我们又去了皂河镇王圩村,在王圩住了两夜三天,也是收获非常之大,今天过来开这个会,再回过头来全面研究一下湖滨新区的发展,如果说,我去年通过对英庄村的了解,对湖滨新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直接体验的话,那么今年通过对王圩的蹲点调研,我对湖滨新区的发展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一些思考。利用这个机会,我谈这样几个方面的意见。更多 资料+微信:
第一,要更加关心关注湖滨新区的发展。这次,我到王圩去驻村调研,我真切感受到什么叫穷,真切感受到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也真切感受到湖滨新区如果我们不帮助他,克服种种现实的、体制的、政策的困难,那么湖滨新区陷入泥沼难以走出,凭它自己的力量是走不出来的,王圩是一个缩影。今天湖滨新区遇到的困难,固然有工作基础方面的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策的、体制的、机制的,而这个政策的、体制的、机制的,不是因为湖滨新区而产生的,而是因为上级而产生的。打个比方讲,皂河想发展工业,他很难,为什么?他是滞洪区,不允许发展,所以他的条件尽管比其他地方要好,但是在工业化方面显然是不足的。工业化不足怎么可能致富呢?我在调研的时候,走访的所有老百姓,最大的愿望不是让你给他发低保,不是让你给他家发什么钱,也不是让你给他盖房,甚至让我修路的都少,只是在王圩有,其他地方也没有,提的最多的是要打工,最好能就近打工。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个最低的愿望在他们那成为最高要求,我们需要做很多方面的思考。今天,我先谈下大体的想法,然后请志弘同志总牵头,把各个部门找到一起,分若干个子课题,一个一个去研究,然后形成新一轮支持湖滨新区发展的意见。我先谈个大体的要求,志弘你和各个部门具体研究。今天开玩笑讲,骆马湖滞洪区,简称骆志弘,你的名字和骆马湖,和湖滨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家把这个事情做好,这是个艰巨任务。尽管我今天定个调子,任务仍然很艰巨,因为工作量太大,一个一个都要突破,那么我现在需要回过头来去认识,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关注湖滨新区?第一个是特殊的地位。我们都知道,作为中心城市的重要组团,湖滨新区是我们宿迁市的“后花园”,刚才大家都讲到了,包括彩林主任讲,外地客人来,骆马湖一定要来,包括这次成功创卫,骆马湖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创卫的验收组一看骆马湖,心旷神怡,然后晚上到骆马湖周边散步,遇到你们那边的小饭店,店主很配合,创卫专家组看LED霓虹灯,当时问你们是刚刚弄的,蛮好看的啊,店主说怎么刚刚弄的,我们早就弄的,我们创卫,反正讲的很感动。只要是重要客人来,一定要到骆马湖去看一看。骆马湖的情况我不多讲,但是湖滨新区的设立,虽然定位几经变化,但是现在可以这样讲,大家看法已经非常一致了,那就是我们的后花园,就是宝地、福地和高地,我反复讲的。还有一个呢,湖滨新区还是我们两个取水口所在地,直接关系到城区老百姓饮用水的安全。第三个呢,是生态,刚刚是加利主任讲,是作为城区生态的北部屏障,保证我们的生态安全。第二个是特殊的区情。我今天上午讲了一番话,我说湖滨新区就是一块璞、未雕的玉石,我给金普书记讲可惜了,当然现在还来得及,怎么可惜呢,这么好的一块璞,一开始咱们先雕个动物吧;再换个领导,雕个人物吧;然后又换个领导,雕个山水吧,再好的璞也经不起折腾。我就形象讲出了湖滨新区定位的演变,一开始就是高效农业示范区,和今天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哪码对哪码,已经是风马牛不相及。再一个,叠经区划,划来划去,但是每一次,在土地面积上给湖滨新区做的都是加法,但是在财富积累上每一次做的都是减法,这是很要命的,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那就是包袱。反正都要划出去,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准备送人了,新衣服我也不做了,最多送走之前给孩子吃顿饱饭,基本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才出现一个问题,皂河二小居然是D级危房,都不投,谁不投,区划过来,湖滨新区一时也投不了。也因为区划,所以湖滨新区的功能定位反复调整,就好比一块璞,终于决定把它刻成什么了,前期已经有了很大伤害,这一点不要否认,为什么今天你们会有这些多的遗留问题,就和与定位调整有关系。这个定位显然不是汪金普、刘加利的责任,也很难说刘斌、赵昌的责任,这也不公平。如果说要有责任的话,那就是市委、市政府的责任,主要是蓝书记和我的责任。我讲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不是要追究责任,认识到到湖滨新区的困难,帮助他解这个扣,不能只靠他自己,问题形成不在于他,解开这个扣也不能完全依赖于他,我们要实事求是。第三个是特殊的困难。刚才,我讲特殊的区情,加利同志抓住机遇,倾其所有,摆在桌面上的,那都一个不漏,然后能扯的全扯上来。他们俩去年刚来任职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讲抓紧调研,等你们见底以后,我再去专门去听,单独开会帮你们推进。现在湖滨新区缺什么,除了干劲什么都缺,甚至你满眼看到土地,没有几宗地可以用,连地都缺。首先,是缺钱。这我就不多说了,刚才你们都讲的很细了。我算了一下,今年湖滨新区给我打了10个报告,有7个是要钱的。没办法,人穷志短,没钱只有打报告。第二个,是缺地。这是最要命的一件事,有地有指望,没地指妄想。现在发展说到底,要靠地啊,虽然满眼是地,但是真的没法用地。你总不至于把发展放到万顷良田项目区里吧,在需要用地的地方恰恰是没有地可用。你说,你现在把原来的地拿过来盘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复杂的很啊,弄不好得罪了人,还要吃官司,还不一定把地拿回来。第三个,缺资源。地没有了,你还有什么资源?我说现在借钱给你,你连抵押物都没有。金普书记你是干审计出身,我总不能违规给你弄吧,你什么都没有,你不至于把水面押给我吧,连资源都没有。第四个,缺配套。说起来,你是一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端旅游度假区,但是你这个地方,人就不停地来、不停地走,你有哪些东西能把客人留下来呢?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也许我讲这话,大家不理解,不是有星辰国际嘛,你认为所有的客人都会住星辰国际吗?你认为所有的客人都会住威尼斯吗?如果这样认为,你不懂什么叫旅游。真正旅游需要的东西,你反而不多,你这里面商务的、政务的多,甚至为旅游服务的恰恰不多,甚至连大型停车场都不足,配套严重不足。就是阿帕奇的发动机、波音的外壳,看上去都是好东西,但是就不能组合到一起,发挥他们的集群效应。再加上,长期来作为滞洪区存在,省领导来调研,我直言不讳地说,很尖锐的提出来,我们拿了一个所谓的一百年、五十年的概率,来牺牲老百姓在致富方面的选择,牺牲一个地区在致富方面的选择。我想五十年,一百年的概率,你说再发大水。现在气象中长期预报比较准,短期预报百分之百,你说现在家家要么小汽车、要么电动车,而且通讯也比以前发达,更何况山东把上游都水蓄掉了,我们仍然抱残守缺,拿所谓的概念,牺牲这些东西,什么都不能建,只能建撤退道路,现在能建什么呢?所有这些东西集中到湖滨新区,湖滨新区遇到现在这么困难,是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现在完全依赖湖滨新区克服困难是不现实,我们不能够这样要求,否则对湖滨新区的事业也是不负责的。金普书记和加利主任到来以后,带领一班人团结拼搏、务实苦干,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我们也是看在眼里、高兴在心上,事干的效率很高、效果很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也很明显。今天两位主官汇报的思路,我认为非常明确,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可行,我原则同意。今天他们的汇报材料体现了四个特点:第一,工作思路具有连续性。尽管着手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没有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去折腾,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这是很好的。第二个,目标定位具有科学性。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给湖滨新区的干部加压,我认为这个加压是很有必要的,总体上湖滨新区的干部状态是很好的,和全市其他地方的干部一样,但是我感觉到湖滨新区的干部在一定时间内还是有点安逸,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老实讲,压力没有其他版块和组团这么大,这次体现了一种负重加压的精神,我认为是好的。什么时候我们湖滨新区干部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什么时候湖滨新区的速度才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回过头来想一想,湖滨新区哪些项目,有哪些是自己招来的,这么多年招来哪些重大的、具有有突破性的项目?重大项目,说句老实话,相当一部分是政府投入,因此接下来,给大家施加更大的压力,让大家更加集中精力,用心用力投入到发展中去,我认为很有必要。第三个特点,各项工作富有成效。来了以后,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效果比较明显。第四个,工作作风富有务实性。现在上上下下精神面貌非常好,心齐气顺,特别是提出树立“九种意识”,用全新的理念抓班子、带队伍,我认为都是好的。金普书记在报告中提到了“五个忧虑”,说的很实在,没有讳疾忌医,这很好。找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找不到问题你本人就是问题;回避问题,你本人就更是个问题。能够找到问题、面对问题,既是一种工作方法和能力,更是品格和境界。我们平时谈问题多,到年底才有资格谈成绩。我们一辈子谈问题多,到退休和暮年的时候,才有资格去回忆。谈问题,不是为了否定什么东西,谈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工作向前进。因此,认识问题,并把它摆到桌面上来,本身就很可贵。这是我讲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的意见,要从机制入手,激活湖滨新区的发展。所以我刚才讲,志弘来牵这个头,会后和各个部门在一起分几个专门的小组来研究这些问题,我先拎几件事儿出来,刚才大家讲的,涉及到各个部门的,有的需要整合,像执法啊需要整合等等。会后拿一个具体方案,我先就几个重点提几点意见。第一,关于五规合一问题。湖滨新区现在亟需就五个方面的规划尽快出成果,我们有能力做的,现在去做,没有能力做的,现在做好控制,不能够再给后人留下麻烦、留下包袱。今天的问题我们已经认识到,我们努力去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再给后人去制造新的问题,怎么去避免呢?那就是加快各种规划和设计,尤其是五规融合。我准备在湖滨新区搞土地改革试点,那么你现在要给我一个方案,你准备保留多少个村庄,全市保留600个,你准备保留多少个,是哪几个?你必须定下来,不定下来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呢?空间规划、国土规划、产业规划,五个规划方案全部都要尽快拿出来。然后我们根据各个专门规划向前推进。第二,下大力气推进土地综合改革。当然加利做梦都希望其波给你拨款,能够把你需要的几十个亿都拨给你,第一我确实没有这么多钱,第二我现在如果倾其所有拨给你的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