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527
2024年1月
在青海民族大学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时的讲话
(2018年12月12日)
今天是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69年前的今天,民大诞生了。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同予波常务副省长、丛乐秘书长一起来民大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多资料+微信:
刚才,我们一行参观了校史馆、藏学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文献室,建华书记、索端智校长充满激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既感受了学校的历史与底蕴,也感受了学校的宁静与样和,更感受了学校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看到风华正茂的学子,辛勤耕耘的教师,我们对民大的明天充满了信心。
我们今天来,一方面是看望老师和同学们,一方面是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开好全省教育大会做调研、做准备。考虑到同学们都在准备期末考试,老师们也忙于指导复习,我长话短说,就想到的几个方面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先讲讲全国教育大会的意义
在今年9月10日第34个教师节当天,X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六个下功夫”;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着重讲了教师的师德师风、理论修养、仁爱之心等内容;强调要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扩大教育开放;强调要加强X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李克强总理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地落实,并对推进教育改革、解决各级各类教育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孙春兰副总理作了总结讲话。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X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X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予波常务副省长、教育厅韩英厅长和我到北京参加了大会,感到这次大会:一是规格很高。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二是节点特殊。在第34个教师节当天召开,总书记讲话开场首先是对教师表示问候,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安排,体现了X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对教师的特殊关怀。三是继往开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X中央、国务院名义一共召开了5次教育会议,前4次会议都叫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次是全国教育大会。这些充分体现了X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了我省的贯彻意见。9月17日,省政府召开省垣地区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会,予波常务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就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了一个很好的宣讲,在全省上下产生了积极反响。我了解到,在全省的学习贯彻热潮中,民大也通过校X委会、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主题宣讲、专题教育、学生骨干培训班等形式,对大会精神进行了学习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育是国之大计、X之大计。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意义重大、内涵丰富、指向明确。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站在X、国家、民族的高度重视教育,站在历史、现实、未来的维度发展教育,站在基础、战略、长远的角度办好教育,努力开创我省教育现代化新局面。再谈谈对民大的印象。
来民大,肯定要说说我心中的民大。
第一,民大是一所与新中国同生共长的大学。民大与新中国同龄,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她的诞生,标志着青海有了一所属于自己的高等学府,青海的高等教育也由此拉开了序幕。民大的69年是不断变迁的69年,从省青年干部训练班到省人民公学,从省人民公学到省民族公学,从省民族公学到青海民族学院,从青海民族学院到青海民族大学。期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决定,青海师范专科学校、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先后并入青海民大。民大一直在发展进步,而且越办越好。校史馆里记录了民大发展进步的这段历史,相信大家都领略过了。
第二,民大是一所体现民族特色的大学。民大是生长在昆仑山下、江河源头、西海之滨、渡水河畔的一朵教育之花,自萌发之日起,就奠定了她的特殊地位。她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园地,是展示X的民族政策优越性、体现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重要阵地。69年来,民大立足民族特色,创新“语言十专业”教学模式,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各级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一批留学人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民大是一所服务青海的大学。民大的历史,是一部为青海服务的历史。从成立的那一刻起,民大就深深扎根在青海这片高天厚土上,在青海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民大都留下了服务青海的深深印记,作出了特殊贡献。69年来,8.9万名各民族的优秀人才从民大走上工作岗位,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成为新青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四,民大是一所面向全国的大学。在69年的发展历程中,民大始终弦歌不额、与时俱进、接续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先后迎来了一批从全国知名院校来青的优秀老师。在改革开放时期,学校成为国务院首批授予硕士学位单位,调整设置了一批实用性强的专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为青海又好又快发展聚集了各方人才。进入新时代,学校抢抓对口支援机遇,成功申请博士点,办学质量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第五,民大是一所前程似锦的大学。明年,民大将迎来70周年校庆。古人讲,人生70古来稀,但对于一所大学,70岁正是走向成熟的时期。通过学校的规划,我们看到了2025年的民大、看到了2035年的民大、看到了2050年的民大,看到了未来前途更光明的民大。相信在一代又一代民大人的努力下,民大的校园会越来越美丽,教室会越来越智能,图书会越来越丰富,师生会越来越自豪,从民大走出的学子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新青海建设的栋梁之才。在不久的将来,民大一定会建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高水平大学、西部一流大学。
一所好学校,离不开好校长、好老师、好学生、好校风。民大69年的发展史,就是一住又一任好校长励精图治的发展史,就是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教书育人的发展史,就是一届又一届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史,就是一点一滴、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好校风不断树立的发展史。
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在民大历程上,先后经历了周仁山、冯峰正、冀春光、扎西旺徐(先后2次)、韩明、韩洪宾、马万里、张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