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512
2024年1月
领导干部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在省委X校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1年3月1日)
一、为什么要谈信仰、信念、信心的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起步之年,是中国共产X建X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州县乡村四级换届之年、玉树灾后重建攻坚之年。今年的大事多、要事多,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特殊的年份对我们X的事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对我们的干部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谈信仰、信念、信心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信仰、信念、信心是一个管总的问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未来,没有管总的精神和意志是不行的。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它关系到X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更多资料+微 信:
(二)信仰、信念、信心出现的问题不容回避。历史的变革、社会的转型,现实的压力,使有些干部出现了信仰缺失、信念淡薄、信心动摇的问题。有的看不清大方向,有的立场不坚定,左右徘徊,以至出现除了自己什么都不信,除了一点浅薄的知识什么都不学的问题。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读经典好书的热情,中央台的新闻不看,X的报纸不读,国际国内的大事不了解、不知道,热衷于小道消息,人云亦云,思想迷茫,随波逐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深刻反思并切实解决。
(三)信仰、信念、信心是X校学习的基本要义。X校姓X,就要宣传X的ZZ纲领,学习X的政策理论,树立X的领导权威。X校是校,就要切实发挥X校校委是核心、教职员工是支撑、广大学员是主体的作用,通过X校的培训、教育、引导,让学员更好地学习理解X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在实践中转化学习教育培训的成果,提高X性修养,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基于以上考虑,我觉得在今天讲一讲信仰、信念、信心,很有必要,符合学习需要,符合工作实际,很有现实意义。
二、谈谈对信仰、信念、信心的认识
(一)关于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为的准则。信仰说起来很抽象,但我们做起来必须很具体。共产X员不能信仰宗教,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体系。
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信仰问题。在中国共产X成立之前,中国人民为寻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英勇斗争,但由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X的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斗争都失败了;从90年前中国共产X宣告成立以来,我们的X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历经工人运动、农民革命、根据地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X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前的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我们的X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X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X建X90年,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作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动态开放的、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和超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结出的丰硕果实。共产X的由来和理想,我们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都根源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X之基、立国之本,我们应始终不渝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理想信念这块阵地,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必然会去占领。由于思想教育滞后,加之社会转型变革,现在有些X员干部出现了信仰缺失。他们在复杂的情况面前,做不到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步伐,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他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