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410


2024年1月
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树牢十种理念
在省外来滇挂职干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2020年1月6日)
理念就是理性化的想法、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它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性的外在表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一个人的格局,也决定领导工作的成效。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的形势,领导干部只有主动适应和全面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气象新作为更好贯彻X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这里,列举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的十种理念。
一、忠诚与担当的理念
忠诚与担当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忠诚是为政之魂,担当是成事之要,二者缺一不可。忠诚就意味着领导干部必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执行X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担当则意味着领导干部要同违反X的纪律和ZZ原则的人和事做坚决的斗争,对X的事业要敢于负责、善于创造,撸起袖子、沉下心来真抓实干。
没有对X忠诚,所谓的“担当”一文不值。当领导,既要才配其位,更要德配其位。“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善莫大于作忠。作为X的干部,组织是最大的靠山,人民是永远的上级。没有忠诚的担当,是X和人民的“心腹之患”,本事越大,危害也越大。领导干部的忠诚,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大风大浪中勇于挺身而出。
不担当,半点忠诚都没有。当干部要有真本事,还要有大情怀。没有担当的忠诚,就是“假忠诚”“伪忠诚”。群众评价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对X忠诚、对人民负责,主要看他敢不敢担当,有没有作为,有没有实绩。领导干部要用好手里的公权,不惧风险、不怕担责,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更不能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才是对X和人民最大的忠诚。
以忠诚之心践行担当,用担当之为诠释忠诚。无论担当还是忠诚,都需要放在事上去考验,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越是困难大、矛盾多、条件差的地方,越能磨砺品质、增长才干,也越能显出一个人的忠诚与担当。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不必汲汲于个人职务的晋升,挖空心思搞“自我设计”。要到干事创业的一线去摔打、去锤炼,接一接“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才能练出“宽肩膀”,收获真正的成长。
二、理性与科学的理念
理性与科学,指引人类从蒙味走向文明。它是逻辑地、客观地、全面地、辩证地认知世界、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也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之一。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既要有充满激情的理性,又要有充满理性的激情。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缺乏理性意识和科学精神,头脑发热、冲动急躁;有的“想当然”“拍脑袋”“拍胸脯”做决策,想一出是一出,乍乍呼呼,违背常识、南辕北辙,闹出不少笑话来,贻误了事业发展。更多资料+微 信:
拒绝任性,才能保持理性。孔子曾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是做人做事要克制妄念、理性行事,使自己不任性妄为。身处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摒弃躁动、回归理性。工作要理性,坚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对工作想清楚、说明白、干到位:用权要理性,牢记公权为“公”,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和群众监督之中:生活要理性,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做触碰底线的事。
远离蒙昧,才能走近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 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科学精神表现为求真、探索、质疑、实践。领导干部要树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上情”和“下情”,准确研判发展形势,科学作出决策部署。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更多 资料+微信:
崇尚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理性分析、科学决策都要运用到实践中,并由实践来检验。多接地气才能有底气。要使科学、理性的精神发挥现实的、物质的效用,使之变为得心应手的“真知”,关键在于知行合一。领导干部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难题、寻求新对策,确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更多资 料+微信:
三、系统与全局的理念
从哲学的角度看,世间万物相联互通,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新时代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就像下一盘大棋,不会做长远打算的人,是做不好眼前事情的:不能思虑全局的人,也是做不好局部工作的。要谋全局就必须有系统思维,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全局、抓住要害,不失原则地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作为.
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更要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系统和全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全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布局,系统有效地推进各项任务。更多资料+微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领导干部看问题、干工作切不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学会把每一个要素放在整个系统之中,放在全局之下来考虑,从整体上综合地把握对象,使分析和综合相互渗透、同步进行,着眼于全局来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问题,实现最优化的总体目标。
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领导干部考虑问题不能“顾头不顾腚”“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不能见子打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