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406
2024年1月
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领导干部方法论
(2019年1月24日)
方法论即关于方法的理论。也就是说,方法论是超脱于具体的方法之上,带有规律性、原则性、普遍性,可以帮助人们寻找方法、创造方法、运用方法和发展方法的一套理论。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就犹如找到一把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迫切需要领导干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进工作。这里,提出领导干部需要掌握的三十六种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更多 资料+微信:
1.ZZ是灵魂、是统帅、是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ZZ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X的ZZ建设是X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X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旗职鲜明讲ZZ是我们X作为马克思主义政X的根本要求,是我们X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新时代领导干部旗帜鲜明讲ZZ,对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始终把旗帜鲜明讲ZZ摆在首位。“没有正确的ZZ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如果不讲ZZ,对ZZ问题麻木不仁,无视X的ZZ纪律和ZZ规矩,也就失去了作为X的干部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准ZZ方向、站稳ZZ立场、严守ZZ纪律、加强ZZ历练、提高ZZ能力、强化ZZ担当,立政德、守规矩,养正气、固根本,始终做到ZZ上过得硬、靠得住。
讲ZZ是具体的、一以贯之的。讲ZZ从来都不是空喊口号,也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领导干部必须把讲ZZ贯穿X性锻炼全过程,遇事多想ZZ要求,办事多想ZZ规矩,处事多想ZZ影响,成事多想ZZ效果,善于从ZZ上谋划、部署和推动工作,下定决心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切实担负起X和人民赋予的ZZ责任。更多资料+微信:
2.民心是最大的ZZ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X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X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来自群众、植根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历史。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永不脱离群众、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能无往而不胜。
永远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领导岗位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ZZ,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以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警惕脱离群众这个“最大危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X来说,从“最大ZZ优势”到“最大危险”只有一步之遥,从“密切联系群众”到“脱离群众”只是一念之差。领导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深怀为民情怀,同人民干在一起、想在一起,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贯彻X的群众路线,保持X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让历史告诉现在,让现在启迪未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可以正人,以史可以化风。作为世界上唯一历史记载不曾间断的文明古国,5000多年文明史是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精神源泉。历史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只有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才能知道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知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所有事物的来源,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有其渊源。历史没有终结,初心必须铭记。领导干部要善于通过学习历史,特别是X史、国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不断丰富头脑、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本领。
过去未来皆是现在。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只有把握好现在,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领导干部要从当下的实际出发,与当前的形势俱进,把握好当下的时间、当下的人,做好正在做的事,同时把眼光放远、视野延伸,敢于放下过去、面向未来,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4.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学习成就伟业,学习创造未来。进入新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拒绝学习必然导致知识老化、思维固化、能力弱化。勇于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地向上生长,好学才能上进。领导干部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岗位的要求。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做好领导工作,不仅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不仅要ZZ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盘活知识存量、优化知识增量,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学”与“干”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增强本领,努力成为ZZ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
以学习力提升领导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力是核心竞争力。要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气,活到老、学到老,勤学不辍、苦学不止。要提高批判鉴别力,打破格式化、套路化的惯性思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提高转化力,独立思考、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工作的水平和本领,转化为自身的修养和修为,从而更好地拥抱未来、赢得未来。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5.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谦虚是一种美德,骄做是成功的天敌。“满招损,谦受益。”谦虚的人有自知之明,故能积极进取,不断进步,从善如流;而骄傲自满是一个可怕的陷阱,人一旦坠入其中,就容易孤芳自赏、散帚自珍,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甚至狂妄自大、自取灭亡。
要有“空杯心态”,才能不落“优势陷阱”。当一个杯子装满水的时候,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人的心态亦如此,如果迷信于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就会落后于这个时代。领导干部要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气度和雅量,像海绵吸水一样接纳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半径,切实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优秀”,但不要“优越”。领导干部要看清自己,任何时候对自己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杜绝权力上、地位上的优越感,学会把别人的“高看一等”化作“技高一筹”,把别人的“敬畏三分”化作“三省吾身”,看重责任和操守,看轻官职和名利,多谋公利,多做实事,始终保持一颗公仆之心、平常之心、质朴之心,做“优秀”的干部,不做“优越”的干部。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者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得道”,就有人格魅力和威望,如夏日之荫、冬日之炉,不求亲人而人自亲之,就会得到组织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失道”,就会被群众鄙视,得不到拥护和支持,甚至众叛亲离、人人得而唾之、弃之、诛之。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道”不仅是立身之本、为官之基,而且是治世之策。
组织是最大的靠山,人民是永远的上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第一职责是为X工作。要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X同心同德,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善于把决策措施拿到人民中间去检验,努力把X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行动自觉,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凝聚“最大公约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当干部就必须恪守本分,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得到人民的信赖和支持,靠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染人、带动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7.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有些事情站在局部看似乎有道理,而放在大局中就没有道理,这时局部就要服从于全局。邓小平同志曾讲:“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凡事从大局出发,在事关大局和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做好领导工作的精髓所在。
谨防本位主义思想作祟。本位主义,实际上就是个人主义的扩大,相似于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领导干部如果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片面强调本地区本单位或分管部门的利益,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学会把“小我”归入“大我”、“小局”归入“大局”、“小利”归入“大利”,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把握现在、透视未来。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X和国家的大局。领导干部做任何事情,都要立足这个大局、把握这个大局,自觉把工作放到X和国家大局的发展和需要中去思考、定位、布局,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众人同心、众力同向,形成共同为大局奋斗的强大合力。
8.小心驶得万年船
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荆州。小心谨慎、思虑周全,才能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倘若马虎大意、心存侥幸,不仅无法做好工作,还容易阴沟里翻船,一失足成千古恨。从古至今,举大事必慎其始终。领导干部要谨言慎行做人、深思熟虑做事、克己奉公做官,不逾矩、有原则,知敬畏、有底线,才能让从政之舟避开礁石和险滩,行稳以致远。
审慎则必成,轻发则多败。“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都是刚愎自用、马虎大意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凡事多看一步、多想一层,三思而后行,找准方向、看清风险。既要想好进路,也要留好退路,不急躁冒进、不鲁莽草率,多方论证、谨慎决策,把控过程、稳中求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才能求得最好的结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竞争激烈、百舸争流的新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领导干部要有“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和“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始终在岗在状态,面对机遇敢于抢抓,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拼搏,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9.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蔡元培先生说过:“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健康的身体是履职尽责、服务人民的前提。领导干部应当选择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健康是生命的保障,是成功的资本。就个人而言,健康是1,其他的一切都是0,如果没有这个1,其他的0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面对日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一些领导干部身心负荷过载,很多健康指标都亮起“红灯”,亟需引起重视。领导干部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科学锻炼、强健体魄,“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好心态带来好身体。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帮助我们正确面对工作、生活、社会的多重压力,化解负面情绪,清扫情绪垃圾,保持昂扬向上、乐观豁达的健康心态。要学会自我调节,遇事往好的方面想、往好的方面做,根除“红眼病”和“嫉妒症”,克服阴暗潮湿心理,才能避免患“焦虑症”“抑郁症”,神清气爽、轻装上阵地工作。
10.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
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赶任务、抓进度,常常是“白加黑”“五加二”,耗费了大量时间,工作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至刚易折、弓满易断。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没有人能够永远集中精力持续工作输出。工作越忙越需要缓一缓,休息调整,理清思路再出发。
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不能总是只消耗不休息,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的身体就会亏损,生命力就会提前耗尽。刀钝了要磨,人累了要休息,这是自然规律。领导干部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缓冲情绪、释放压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效休息才能高效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一次次冲刺之后,要学会高效休息,给身体和精力“蓄电”,恢复体力、积蓄精力,为再出发再冲刺做足准备。更多资料+ 微信:
11.细节决定成败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无论生活也好、工作也罢,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没能处理好,往往就会因小失大,甚至使得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归于失败。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只愿抓所谓的“大事”,结果往往是小事不愿做、大事又做不好。
小细节蕴含大文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节虽然都是一些具体的、繁琐的,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但要想于好事业,必须注重做好这些细节。“魔鬼藏在细节里”。点滴小事中蕴含着大事之机。眼高手低,看不见细节直奔宏大叙事,那是无本之木、海市蜃楼;不拘小节、胆大妄为,必将走向深渊,在镜花水月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