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399


2024年1月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八种理念
在云南省政府管理与深化改革专题培训班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5月21日)
理念是指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成果,是存于意识形态的一系列意识外化为比较固定的态度和行为反映。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领导干部要履好职尽好责,应当牢固树立八种理念。更多资料+微信:
一、自觉提升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能力,打通方针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令行禁止是讲ZZ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维护X中央权威、保证全X令行禁止,是X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说到底是一个ZZ态度、X性原则问题。讲ZZ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贯穿于X性锻炼全过程,贯彻于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过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作为ZZ责任,切实增强ZZ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X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X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X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令行禁止是衡量干部ZZ素质的重要标准。领导干部在事关方向原则的重大问题上,必须始终把准方向、守住根本、旗帜鲜明,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打折扣、搞“变通”,阳奉阴违、选择性执行。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善于结合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任何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出成绩、见效果,“隔空打牛”、高拿轻放,抓而不实、抓而不常,就会“沙滩流水不到头”。目标任务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保证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执行力是关系X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广大X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提高执行力,有三个方面的功夫务必做实:吃透“上情”。准确理解、全面把握X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必须加强学习,真正把握中央的基本要求、政策措施。把握“下情”。就是要了解和掌握本地本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以及工作的成绩和不足等等。这就要求各级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奔着问题去,不断深化对工作实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下结合。就是找准“上情”与“下情”的对接点,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与本地本部门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研究制定的政策制度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抓落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为政之要,首在担当、贵在执行、重在落实。工作不落实、政策“中梗阻”、任务打折扣、问题久拖不决,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软肋”,是各种作风顽疾的总根源。抓而不紧等于没抓。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坚决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想实招、解难题、搞服务,一抓到底、毫不松懈。强化工作督查,把责任一级一级压紧压实,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管处于什么层级、什么位置,都要强化细节意识,提高抓细节的本领,养成抓细节的习惯。抓得细不是缺点,有的干部凡事习惯大而化之,满足于对情况了解个大概,提些原则性要求,做一般化的安排,对细节放松要求,工作不能出彩,这样工作效果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就会损害和贻误事业发展。要增强复命意识。抓落实的同时必须及时反馈,提高“划句号”的能力。事毕不回复,就像任务完成了99%,仍然有1%没落实,虽然就差这么一丁点,事情却没有到位。实际工作中,重大事情不能等任务全部完成了再反馈,阶段性的进展也要及时报告,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要把思维方式转变到依法履职上来
依法治国是X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当前,有的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不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水平不高,决策不依法、遇事不讲法、办事不懂法、自己不守法,甚至“以人治代替法治”、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要敬畏法律,增强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底线思维,牢记法律红线不可触、法律底线不可越。在学法上更加全面深入,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尊法上更加坚定自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法上更加严格自律,时时处处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在用法上更加积极主动,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坚决摒弃“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作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的做法。更多 资料+微信:
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工作。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边抓牌边定规则”的思维定式,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树立“按规则抓牌”的法治思维,要善于从法律角度思考问题,做决策、定政策要体现法治要求,化解矛盾、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坚决纠正执行法纪“打擦边球”现象,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不可“遇到红灯绕道走”。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既要注意运用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更要注重运用法治手段,确保解决办法和处理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多资料 +微信:
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X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这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措施。要将领导干部遵守法律,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任用考察的重要内容,重视在各级X政领导班子中选配法治意识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优秀干部。
一、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