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634


2024年1月
迎接时代挑战 建设科技教育中心
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3月8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建设“科技教育中心”是我区“五大中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今天的会议是一个全局性的会议。刚才郭玉峥主任讲了些专业性的内行话,对于教育我实在是门外汉,那么我就讲些门外话吧,我姑且讲之,大家姑且听之。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提出“科技教育中心”这个命题
榆次的教育这几年发展是比较快的,我们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也是比较好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教委、诸位校长、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可以说,现在榆次的教育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那么要提出“科技教育中心”呢?同志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就是这么一个特定的国情,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就来临了。知识经济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就是知识作为独立产业形态来出现、知识成为一种产业的时代,这在我们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是第一次。知识作为产业最集中地体现在知识信息产业上。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处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这个世界是由时间、空间构成的,另外一个世界是虚拟世界,什么是虚拟世界呢?钱学森把它叫做“灵境”,这个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又是实在的,它是由一些数据构成的世界,是由思维和信息构成的世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平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的交流、文化的交流不需要面对面接触,只需要一台电脑,按键即可。我们说在农业社会人闪追求的价值是土地,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价值是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价值就是知识。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知识继承、知识发展的主要渠道,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何等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我们没有了知识,不用说谈发展,就是生存也是问题。过去几千年的社会中都是老一代的知识高于下一代,老人就是知识的象征,智慧的象征,知识由老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时代人们称为前喻时代;到了工业社会,就并列起来,前一代和后一代互相交流,两代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东西,属于互相交流时代,即并喻时代;到了现在就成为后喻时代,现在知识的更新一代一代都很快,后一代的知识要超过我们。当然,老同志们不要自卑,老同志有独特的经验,从人生的经历、社会的阅历来讲,老同志永远是值得尊重的,尊重老人就是尊重历史。现在新知识的更新是五个翻一番,速度很快,在这种时代没有知识不行。现在不是讲要有三大技能吗?第一要懂英语,第二要会电脑,第三要会开车。现在经济的竞争、社会发展的竞争,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人类素质的竞争,这样一个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受良好的教育。
  什么叫良好的教育呢?有良好教育的标准是什么呢?他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必须有勤敏的才智,必须有通达的性情,必须有宽广的胸怀,必须有高贵的教养。按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个没有良好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感到现在要把榆次经济发展得更快一些,社会更有成就,良好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同志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接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读过一个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对某一个问题苦苦地思考过,从来没有一个活动让他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从精神上参与过,他从来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和经历,从来没有对大自然的丰富和多样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美好的东西发出过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