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723
2024年1月
在市委扶贫开发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2月4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扶贫开发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我市扶贫开发和全面小康建设工作情况,对今年及“十三五”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再发力,确保夺取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等会,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聚焦短板,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形势要求
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总的来讲就是三句话:“成绩很明显、问题很突出、责任很重大”。
1.成绩很明显。近年来,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大、亮点多、口碑好,向着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迈出了坚定的步伐。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驻村帮扶,投入扶贫资金11.6亿元,减少贫困人口30万人,取得了扶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一是澄清了脱贫底子。从2014年开始,严格按程序对识别出的410个贫困村、46.9万贫困人口,一一建档立卡,基本上做到了户户有卡片、村村有名册、县乡有台账。去年,又对“四类人员”和返贫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应该说,达到了底子清、情况明、数据实的效果。二是改善了基础条件。整个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是比较大的,解决了所有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106个村的电网改造,新修村组道路859公里,越来越多的贫困村告别了水不净、电不稳、路不平的历史。石门县所街乡麻纳峪村、遭县杨家坊乡回龙峪村、桃源县沙坪镇竹山村等一大批贫困村变成了“美丽乡村”,可以说一年一个样,年年有变化,年年有进步。三是强化了基本保障。以就学就医、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为着力点,改善了44个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提升了300个村级卫生室的医疗水平,解决了3317个无房户危房户的住房问题,为1.1万贫困人口提供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四是提升了发展能力。立足产业扶贫,在山丘地区以发展茶叶、柑橘和畜禽养殖等产业为主,在平湖地区以发展蔬菜、水产等产业为主,涌现出了石门茶叶、桃源七星椒、汉寿特种水产等一批有亮点、有特色、有效益的产业项目,找到了一些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立足智力扶贫,因人而异,因需而异,积极举办各种层次的技能培训,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和后备人才,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五是健全了工作机制。在领导机制方面,明确由市县两级X政一把手牵头挂帅,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并建立了各级领导层层联系帮扶机制。在投入机制方面,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都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加大对扶贫工作的保障力度。在办点机制方面,首轮安排160个贫困村,通过派驻扶贫工作组的方式,实行点对点帮扶。在考核机制方面,将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了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说,通过扶贫攻坚战的有力有效推进,为建成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我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88.9%,居全省第6位;其中经济发展类指标实现程度达到85.3%,居全省第5位。在刚刚结束的省委扶贫开发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上,我市获得省全面小康管理成效优秀奖,武陵区通过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认定,津市市进入二类县实现程度前10位,石门县进入三类县实现程度前10位,安乡县进入二类县提升幅度和经济快进县前10位、获得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进县奖,遭县进入全省经济强县前20位。这些成绩和数据都表明,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走得更近了,实现目标的底气更足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了。
2.问题很突出。成绩不说不会跑,问题不说不得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综合评估看,虽然我市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居全省第六,但39项指标中有9项实现程度排名全省8位之后,有8项指标实现程度低于80%,特别是部分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还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问题不解决,老百姓的腰包不鼓起来,这样的小康是缺乏说服力的。这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我市脱贫攻坚还有很艰巨的任务,具体来讲:一是数量还很多。目前我市还有342个贫困村、2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而且这部分贫困人口中,还有4.4万人因病致贫,不少人丧失了劳动能力,有近5万人生活在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二是基础还较弱。贫困地区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基础条件薄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而且有很多贫困对象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技能低,脱贫难度很大。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所以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战阶段。三是氛围还不浓。主要是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合力还没有充分形成,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责任很重大。加快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年和“十三五”时期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任务、总抓手,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省委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和决胜阶段全面小康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这是最大的ZZ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X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三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访贫问苦,在重要会议上发表关于扶贫的重要讲话20多次。X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去年末,中央专门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也是X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X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前几天,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扶贫开发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守盛书记、家毫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并强调指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委省政府工作的必成目标,是十三五’的头等任务”。我们一定要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最大的ZZ任务、最大的ZZ责任、最大的ZZ使命,肩负好、承担好、完成好。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们X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消除贫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是各级X委政府必须大力推进的最基本、最关键、最重大的民生工程。“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让我们坐在台上”。“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决抓好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为群众送上最大的民生“红包”,真正赢得群众的口碑和满意。这是最大的工作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仅是小康,而是重在全面,要惠及所有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要协调共进。与这些目标要求相比,目前我们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短板,就是现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尤其是要看贫困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我们一定要坚决补齐这块最大的短板,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确保决战全面小康的重大胜利,让621万常德人民齐步迈进幸福美好新生活。
二、瞄准目标,精准发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推进任务
瞄准目标才能找准方向,找准方向才能把握航向。确定目标方向,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加压,是一种斗志激励。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要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洞庭湖地区到2017年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市委市政府从常德实际出发,顺应全市人民的期盼,决定全市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