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724


2024年1月
在市委招商引资暨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2月24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就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召开这么高规格的会议,这在常德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一级X委政府这么重视招商引资,这么重视开放型经济发展,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昨天,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工作情况汇报,王群书记明确要求,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这说明什么?这表明重视,表明决心,表明态度,表明工作的力度,表明希望在下一阶段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上要掀开新的一页,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也是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开放发展、建设现代常德的需要。等下,书记还要作重要指示,请大家学习好、领悟好、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新常德新创业的总要求,把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招商力度,着力完善开放平台,全面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新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迈上了新台阶。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全年共引进内外资总额646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实际引进外资7.4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增幅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外派劳务人员3878人,实现外派劳务人员实际收入1.3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一;外贸实现逆势增长,全市进出口资质企业达到300家,进出口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门船舶、恒安集团、华乐农业、胜美达电机等一批外贸大户业绩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8亿美元,增幅居全省第六;对外投资突破1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增幅居全省第二。去年,在全省开放性经济综合排名中,常德位居第一。
2.打造了新亮点。坚持把目光瞄准战略投资者,强力推进重大项目招商和央企对接,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去年,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2个,投资总额达1148.5亿元。万达集团、华侨城集团、汉能集团、浪潮集团、华电常德电厂等一大批“国字号”和“中国第一”品牌企业成功落户常德,中国兵装集团、苏宁云商、拍马集团等知名企业与常德达成了投资意向。市本级亮点纷呈,各区县市也是精彩不断,特别是汉寿县开展“百日招商、百日落地”行动,全县签约项目103个,合同金额79亿元,创造了项目签约到落地15天的“汉寿速度”,获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汉寿招商引资经验。
3.形成了新格局。招商引资从过往的工业、农业项目居多,到现在的一、二、三产业项目全面开花,特别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招商项目异军突起,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方面,华侨城集团成功引进、欢乐水世界成功营运,极大地提振了常德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美丽经济的信心,而且随着与同元集团、山水盛典、锦绣中华、汉诺威等品牌团队的深入合作,旅游产业将成为常德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商贸物流方面,万达广场、友阿广场、和瑞欢乐城这几大城市综合体陆续建成,武陵阁步行城二期、桥南商圈完成提质改造,在市城区新形成了近百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面积,初步奠定了我市在泛湘西北区域的商业中心地位。现在到友阿也好,到和瑞欢乐城也好,下阶段包括万达,进去以后游购娱乐,应该讲形成了一条龙经济,让大家感觉到有一点大城市的味道。特别是步行城改造的一期二期,无论是档次也好,创意也好,包括施工也好,老百姓的口碑也好,以及对外形象也好,为我们长了面子。电子商务方面,本地易购、尚一网、24搜、居无忧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崛起,电子商务销售收入达到85亿元,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进一步活跃。
4.蓄积了新动能。主要体现在平台建设上。大力建设园区平台,全市园区建成面积达109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突破123平方公里,园区框架全面拉开,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全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61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近150万平方米;各园区引进新上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8个,总投资386.9亿元,项目投产后可新增年产值478亿元;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高新区创建进入候批程序。部长、司长对我们有明确的答复,只要一开闸,常德国家高新区的牌子就可以拿回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相关的县区、相关的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些地方为了国家级经开区,为了国家高新区,可能花了四到五年时间,而我们只花了一年多时间,就进入了候批程序,所以说事在人为。同时,大力搭建开放平台,盐关码头成为国家二类水运口岸,2015年吞吐量近万标箱,是上一年的近5倍;桃花源机场4D扩建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市对外劳务服务中心连续2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平台;成功引进浩通等2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外贸企业搭建了便利通道。
5.提升了新形象。这几年,常德可以说是政通人和、风清气正,重商、亲商的氛围更加浓厚,开放、开发的形象不断提升。常德人不仅能说,而且会干,确实干了很多事,干成了很多事,常德的口碑和形象越来越好,外界对常德的认可度、美誉度也越来越高。去年6月,全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常德召开,家毫省长对我市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我们连续两年举办德商恳谈会,应该讲,形成了正能量,形成了很好的口碑。比如唐天标上将两次登台为我们点赞,友阿的胡子敬董事长虽然不是常德人,但是心忧常德,心在常德,在不断地为常德点赞和提供正能量。德商恳谈会已经成为德商联系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德商精神、彰显常德形象的窗口,成为常德招商引资的一大品牌和重要力量。
应该讲,无论是对外形象也好,开放型经济也好,还是引进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所在。在我看来,一是总量不大。进出口几个亿的美金,我们的经济总量多大?两千多亿。进出口总额才多少?很不相称。二是后劲不足。我们自营的进出口企业两百多家,但是没有自营出口一单业务。三是意识问题。招商引资也好,开放型经济发展也好,就是书记所批评的,假开放、浅作为。自己跟自己比,进步很大,但是深层次分析,跳出常德来比较,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包括进出口的意识、招商引资的意识还不强,精力不集中。四是结构不优。烟厂产值接近600个亿,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过40个亿,其他的小微企业难得有超过50万、100万的税收。五是环境不优。表面上看环境还不错,但实事求是地说,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硬件不硬,再加上软件不软,环境不优,一切都是白搭。六是落地率不高。有的数字很大,但是有几个项目落地了?下一阶段,在招商引资,在开放型经济的考核上面,要考核落地率,要考核是否形成产业、形成效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之所以我要指出这些问题和不足,就是要攻坚克难,要面对这些问题,要敢于正视这些问题,敢于破解这些问题。
二、认清形势,增强共识
分析和认清形势,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当前,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面临的发展形势,归结起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宏观形势来看,主要是“三个没有变”。一是开放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变。改革开放是X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没有大开放,就没有大发展。世界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想闭关锁国,想自给自足,这是行不通的。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强盛之路,我觉得,放在哪个高度来认识,都不足为过。正如小平同志说的,“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X的十八大以来,从“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到“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到自贸区的探索扩容,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开放的发展理念,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些都表明我国开放发展的步伐将越来越快,力度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二是招商引资的重要作用没有变。实践证明,“无外不快”、“无商不活”。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实力、蓄积发展后劲最直接、最关键、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讲,思路决定出路,不招商引资同样没有出路。现在,靠我们自己的实力,靠财政性的资金,靠自给自足,是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的,是不可能把常德发展的总量、发展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常德的美誉,常德的对外形象,在于走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在于真抓实干。万达、华侨城、汉能集团、湘雅医院能够落户常德,包括保利、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