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700
2024年1月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9月21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大会,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各方力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开创新时代常德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刚才,相关区县(市)和市直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大家的认识都很高,决心也很大;立军市长作了很好的报告,讲得非常深入、非常到位,大家要抓好落实。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契机,推动全市生态环保齐抓共管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整治、非法采砂整治、欧美黑杨清理、湿地保护修复等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综合评定处于全省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更多资料+微信: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尽管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了可喜变化,但成效并不稳固,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依然严峻。从思想、行动和成效方面综合分析,主要是四个方面还有差距:一是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有差距。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得还不深、悟得还不透、践行得还不够好,没有主动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需要,没有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二是树牢新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还有差距。有的同志还存在重显绩、轻潜绩的倾向,对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不那么上心;有的同志认为抓发展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旧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还有个别同志在抓生态环境保护上讲客观、讲困难。三是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还有差距。粗放式发展累积的历史遗留问题仍然较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十分繁重。有的地方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面对群众投诉,存在畏难和厌烦情绪;有的地方农村脏乱差问题整治不力,污染“上山下乡”“垃圾围村”现象不少。四是健全生态环保体制机制还有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很好形成;一些地方和部门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有的还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没有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治理之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警醒、高度自觉,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下狠心、出实招、挥重拳,坚决把问题整改到位,把工作落实到位。在立军市长和大家讲的基础上,我再强调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6月13日,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家毫书记对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自觉把加强生态环保工作作为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
1.要领会新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一是要深刻领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赢得生存空间。我们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二是要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我们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三是要深刻领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生态环境是关系X的使命宗旨的重大ZZ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我们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要深刻领会“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习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五是要深刻领会“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我们必须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真抓严管,决不能让制度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2.要把握新特征。X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判断。高质量发展,核心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而生态环境质量好不好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根子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拼资源、拼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