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662
2024年1月
在全市经济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抓重点攻难点求突破 确保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2011年7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经济工作汇报会,也是分析会、调度会,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把握形势,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着力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汇报情况看,上半年,各县(市、区)经济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比较有力的措施,为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刚才,各位副市长就分管工作讲了具体的意见,这些意见都是经过市政府深入研究的,我完全赞成,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以来,中央实施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先后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现在达到了21.5%,这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减少了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了银行的投放,今年全省信贷规模减少了526亿元,影响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流动资金;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56%,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沿海强市目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应该说这是来之不易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2.9亿元,同比增长11.6%。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76.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3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42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13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8亿元,同比增长17%。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99.8亿元、632.5亿元、48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14.4%、9.6%。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是沿海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沿海一区一市一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6亿元,同比增长16.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1.7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9%和44.7%,沿海地区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三是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9.4亿元,同比增长27%。全市投资亿元以上竣工和在建项目493个,总投资3545.5亿元。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215个,同比增加37个。列入省第一批重点建设计划项目80个,总投资183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30亿元,已完成投资16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3.4%。北汽40万辆整车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对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大意义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城区十大城建工程进展顺利,开工项目61个,完成投资累计约19亿元。县城建设“十个一”工程开工项目121个,完成投资86.6亿元。
五是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12个县(市)工业聚集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8亿元,同比增长43%;入统工业企业达到490家,完成增加值102.2亿元,税收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8%和38.7%。全市6个省级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入园企业达到1070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完成税收收入3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2%、83.8%和41.6%,增速均达到40%以上,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今年以来,有7个工业聚集区被批准为省级工业聚集区。沧东、献县、南皮、任丘雁翎4个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10个。更 多资料+微信:
六是直接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全市直接利用外资1.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倍,完成全年任务的56.5%。完成进出口总值9.56亿美元,其中,出口8.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5%。
七是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66个、2.5万套,占全年任务目标的74%,其余项目将在8月底前全部开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市170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定编定岗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81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受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以及原油、钢材、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下滑趋势,工业利润增速同比回落39.7个百分点。二是要素资源约束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国家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我市贷款额度减少近50亿元,全市有70%的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三是中心城区经济虽然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是薄弱环节。“四区一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2.6亿元,同比增长9.1%,低于全市2.5个百分点。完成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虽然也有较高的增长,但均低于全市平均增速。四是部分县(市、区)财政收入增幅低于全市平均增速。8个县(市、区)全部财政收入增幅、5个县(市、区)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五是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实效,还需进一步提高。尽管直接利用外资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与沿海地区、环京津地区的区位相比,与沧州肩负的任务相比,利用外资总量还相对较少。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认真分析总结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
二、认清机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主要是靠市场来配置的,哪里环境好、哪里发展成本低、哪里投资效益高,生产要素就会往哪里流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就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利用好、发挥好这些优势,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和企业聚集。当前,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比较优势也很突出。一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也就是沿海优势;二是环京津的优势;三是沿海未利用地、建设用地丰富的优势;四是京沪高铁通车的机遇。
这些机遇和优势,对全市19个县(市、区)来说都是可以利用的机遇和优势。第一,沿海优势。渤海新区、海兴是沿海地区,这个优势是自然存在的,其他县(市、区)都是黄骅港最近、最直接的腹地,一定要利用好沿海和港口优势,特别是利用好港口海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一是要利用好低成本优势,加快引进项目,引进产业;二是要利用好港口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国际贸易90%的货物是通过海运,沿海临港地区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成本要比内地低很多,企业利润就会相对较高,这也是一些外向型企业选择在沿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抓住并利用好这些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聚集。第二,环京津的优势。目前北京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70%以上,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正处于工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发展阶段,土地价格大幅攀升,大量工业企业正在寻求向外转移。此外,北京一些央企的生产基地、国外500强企业总部的生产基地,也需要向交通便利、低成本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各县(市、区)一定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沧州毗邻京津、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打造京津的产业转移基地和央企、外企的生产加工基地。第三,京沪高铁的通车使我市进入了首都一小时交通圈,这对改善我市的投资环境意义非常重大,进一步增强了对央企、外企的吸引力。中心城区要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项目落户中心城区。第四,沿海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丰富的优势。目前,用地指标日益趋紧,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我市沿海地区有200多万亩未利用地和55万亩建设用地,这些建设用地不需要土地指标,有项目就可以建设。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快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入驻。
三、强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也是我市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表明,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工业化进入到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在10%—30%,是城市化的早期;城市化率在30%—70%,是城市化的中期;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是城市化的成熟期。目前,我市第一产业比重占11%,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为43.5%,也处于城市化中期的前期阶段。加快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就必须紧紧抓住沿海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上水平、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建设五项重点工作不放,以五项重点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一)以渤海新区为龙头,大力发展沿海经济。一是加强宣传推介。沧州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沿海临港、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成本低,要紧紧抓住《河北沿海发展规划》即将获批的机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更多投资者了解沧州、关注沧州、投资沧州,真正把沿海优势、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交通优势、土地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二是着力提高综合港区货物吞吐量。港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货物吞吐量上。黄骅港综合港区10万吨级航道已经建成通航,货物吞吐量逐月增加,全年可以突破1000万吨。沧州港务公司、渤海港务公司要加强协调调度,确保4个集装箱泊位年底之前开工建设。要积极推进与腹地城市、企业的交流合作,搞好钢材、煤炭、粮油、散杂货等大宗货源开发,着力提高综合港区货物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