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940


2024年1月
在市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7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全会,主题是发展,主基调是鼓劲,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X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省委第80次常委会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坚持以打造核心增长极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践行群众路线为保障,咬定发展目标,强推进,重落实,不断推动打造核心增长极迈上新台阶。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围绕“定力、抓手、动力、保障”这八个字,讲四点意见: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一、清醒看待成绩,保持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定力
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大力实施聚焦战略,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锐意创新,务实奋进,打造核心增长极实现了“两年有看头”的阶段性目标。在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周年汇报时,省委强卫书记指出,“南昌市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展已经起势,发展动力强劲,值得肯定”。如何看待这种起势?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领先领跑、先行先试”已经起势。两年来,南昌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首位度明显提升,其中GDP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500万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提升0.5.0.5.0.6和1.3个百分点。同时,坚持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改革权、试验权,完成了第八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启动了南昌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户籍制度改革,并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试点,等等。其次,“四个定位”建设已经起势。两年来,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宜居都市”的定位,南昌加快了工业、交通、商贸物流、生态环境等发展步伐。江铃30万辆整车、航空城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以欧菲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呈裂变式增长,大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轨道交通1.2号线全面开工,“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建设有序推进,立体交通网络正加快构建;制定了《南昌市2013—2025物流业发展规划》,以一批重大重点商贸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大型城市商贸综合体,并积极推动商业特色街、夜市发展,商贸物流业实现增量提质;大力实施“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深入开展“蓝天、清流、净土”三大行动,城市环境逐步改善,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位居中部第1,其中2.3月份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跻身全国前10名行列。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干部作风有了更大起势。在旧改棚改、拆违拆临、治脏治乱等攻坚克难工作中,全市各级干部大力践行和弘扬“六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象山南路沿线棚改项目作为目前全市乃至全省中心城区单体户数最多、征收面积最大的改造项目,从正式下达征收决定到基本完成征收任务,仅用时不到2个月;拆违拆临坚持“先革自己的命”,半年不到就拆除市级及以下违建临建20万平米。对此,强卫同志予以高度评价,称赞南昌的干部“立说立行、真抓实干”。
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边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边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两大主任务,全面实施工业、服务业、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四大“三年强攻计划”,真正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一方面,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双学双争”活动,并通过常委会、中心组学习会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有效解决了干部思想“总开关”问题;落实“三个摆进去”的要求,深入查摆“四风”问题,并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截至目前市委常委会已办结落实群众意见151个;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民主生活会真刀真枪开出了“辣味”,真正做到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精彩,为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树立了标杆。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方面,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82.4亿元,同比增长9.3%,工业增加值594.9亿元,增长11.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04亿元,同比增长4.4%;财政总收入、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6%、18.8%,高出全省4.6和0.7个百分点,部分指标增幅在全省排位前移。改革创新方面,成立了7个改革专项小组,明确了今年在户籍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教育体制改革、民生事业发展等领域重点推进的26项改革举措,并率先推出了一批具体改革措施。城市建设方面,新城建设加快推进,九龙湖路网工程已完成形象进度56%,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国际博览城两大“引爆”项目加快建设,联泰智慧城年底前开工建设。旧城改造强力推进,青山湖西岸、象山南路沿线、幸福渠流域、青云谱前万村改造等旧改棚改项目21个,已启动11个,其中象山南路沿线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改造面积40万平方米、青山湖西岸七里村改造项目涉及征收房屋668栋,现都已基本完成房屋征收任务。城市管理方面,第二轮“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扎实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拆除省直违建临建近9万平米,占拆除总任务的70%,其中,有46个省直单位已全面完成“双拆”任务;“治脏治乱、创文保卫”活动深入开展,新成立街道综合执法队52个,新设社区工作站420个,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暴露垃圾、“五车”、“六乱”等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打造核心增长极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特别是今年以来,虽然全市发展的基本面向好,上半年发展态势可用“平稳”二字概括,但经济下行压力和不确定因素十分突出,下半年经济形势可用“严峻”二字概括。一是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海关出口总额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均不同程度回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大幅放缓,房地产投资出现下滑。二是部分先行指标增速放缓。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增幅仅为1.1%,且呈逐月回落趋势,其中6月当月同比出现负增长,货运周转量、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等指标增幅在低位徘徊,工业增值税增幅从去年同期的17.9%降至1.3%。三是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用工、用电、用气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项目用地“老大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各种消极因素相互交织,全市企业综合景气指数下降。
当前遇到的这些问题,是我国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深度转型调整的必然结果。解决这些问题,首要任务是稳增长,这是中央基于全国经济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也是南昌下半年必须紧紧咬住的任务;实现稳增长的途径是发展升级,这既是省委十六字方针的核心内容,也是南昌要在全省领先领跑、先行先试的必然要求。稳增长、发展升级都要统一到核心增长极这条主线上来,全市上下必须保持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定力:坚持目标不变,始终朝着打造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四大“三年强攻计划”的目标和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奋力迈进;坚持路径不变,始终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以大投入带动大建设,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坚持方法不变,始终大力实施区域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资源聚焦,以聚焦促进集聚,以集聚催生裂变,以裂变推动跨越;坚持抓手不变,全面落实和高效推进工业、服务业、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四大“三年强攻计划”,以实在行动落实实在计划、完成实在目标。
二、实施强攻计划,把牢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抓手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市打造核心增长极取得了良好开局,现已进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头。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的形势,接下来的关键不是再提什么新思路、新口号,而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干劲,紧紧围绕“推进落实”这四个字,全力实施好四大“三年强攻计划”,真正把这个抓手抓实、抓出成效。但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们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平衡情况,有的稳步推进,有的还没真正破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把四大“三年强攻计划”细化为具体行动,坚决打赢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建管的攻坚战,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夯实基础、做强支撑。
(一)要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要始终以项目为导向落实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促升级的关键举措,针对项目投资完成低、项目进度滞后、引爆性项目还不多等问题。要坚持“抓两头”,一头抓项目引进,一头抓项目落地。抓项目引进,就是要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专业队伍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做到主动出击、大胆抢逼围,着力提高招商成效,力争再招引1-2个全市性引爆项目。现在有的干部,受反腐高压以及“XXXX”的影响,不敢甚至不愿去招商引资了。这点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我们一直强调开放招商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如果连这条“生命线”都没有了,那么南昌经济还有什么?所以,包括市级领导在内,我们各级领导都要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功夫,主动出击,只要是实实在在的招商引资,就不要有什么思想顾虑,该走出去的就走出去,该请进来的就请进来。抓项目落地,就是要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当前要紧紧围绕100个重大重点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全市统一的协调调度,集中破解项目融资、用地等资源制约,确保项目落得下、推进得了,特别是要继续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督促全市重大重点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投资任务。要有专门的人、专门的机构跟项目对接,一个一个项目进行梳理,条件不够的要创造条件落地,条件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