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078


2024年1月
在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月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刚才,剑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十五”时期的工作,理性分析了我县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领会剑明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把今年的经济工作研究好、安排好、落实好,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争取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根据会议的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坚持从增强信心入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干事创业,经济和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更多资料+微信:
——2005年是赢得发展、跨上台阶、实力提升之年。一是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2.42亿元,增长16.8%,超“十五”计划3.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9亿元,增长44.6%,超“十五”计划11.63亿元。二是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总数达344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3.57亿元,增长25.4%;工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3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销售收入11.1亿元,增长24.4%。2005年县内40户重点企业上交税金4611.5万元,同比增长29.1%;民营企业上交税金5619万元,同比增长21.8%,占全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工业经济对GDP贡献率达34.1%,工业经济增长拉动GDP增长14.3个百分点。2005年我县被评为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全市推进工业化先进县,全市工业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三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三产比例由2000年的37.2:35.3:27.5调整为29.4:40:30.6。二产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四是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水稻种植面积53.41万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24.55万亩,较去年增加1.57万亩,增长6.87%;二晚面积达到26.14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1.2万吨。麻鸡产业化经受住了禽流感的考验,麻鸡饲养量达到4500多万羽,出笼3800多万羽,加工转化麻鸡630万羽,实现产值4.5亿元。五是财政金融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完成10887万元,总量、增量及增幅均创近几年新高,较上年增长20.8%,较2000年增长99.9%,实现五年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708万元,增长16.0%;工商税收完成8417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7.3%。加大了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其中支持企业技改和新产品开发531万元,同比增加129万元;投资本级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分别达到538万元和658万元。提前15个月归还了抚八公路建设所借的干职工工资,发放了县本级第13个月的奖励工资,乡镇退休干部工资和部分乡镇卫生事业经费上划县财政管理,农垦职工纳入失业保险范畴。通过银企合作,农行贷款新增1490万元,工业项目贷款达1460万元。六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现农民合同内零负担,农民直接减负1010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和良种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997万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园区招工,园区用工50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2.0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44元,增长13.6%,超“十五”计划469元。
——2005年是开放突破、加大投入、增强后劲之年。2005年引进县外境内资金项目264个,实际进资12.55亿元,占年计划的125.5%,其中5000万元以上省外项目进资11个;工业项目177个,进资8.7亿元,占年计划的173.6%;合同外资完成120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01.1%;利用外资实际进资712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01.6%;出口创汇2560万美元,是年计划的5倍多,总量占全市31.8%,在全市排位第一,在全省各县(区)中排位第九,2005年我县被评为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考评名列第二。2005年争取项目资金1.23亿元,增长41.1%;新增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068万元,同比净增232万元;开发面积达到1072.5亩,其中完成新开发面积220余亩。成立了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多渠道筹资融资近5000万元用于城市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先后启动,迎宾大道已开工建设,“生态公园”、城东新区和活力大道建设已完成征地1200余亩,“一河两岸”北岸拆迁工程顺利进行,桥北购物广场、城东商贸城等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崇仁宾馆主楼及装修工程基本完成,县保育院建设完成招投标工作,育才路建设完成首期160米拆迁工程,县府东路延伸段正抓紧实施扫尾工程,鑫海名居、山青花苑基本建成,全县新增住房面积19.2万平方米,竣工住房面积16.5万平方米。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为契机,共筹集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资金600余万元,完成了县府路沥青油路铺设,完成了县城至工业园区沿线路灯安装;全县新铺设人行道彩砖4万平方米,补植主要街面行道树869株,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清理下水沟11000多米,清理拆除违章建筑1760多处;城建投入达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市框架拉大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28.2%,提高了1.3个百分点。加快了县城至三山、河上、张坊、港下等公路建设,新增农村水泥公路81公里,修通水泥路的行政村达48%。投入资金1583万元,重点抓好病险水库圩堤的除险加固、渠系配套清淤、新建小型水源工程。
——2005年是改革深化、机制创新、活力迸发之年。扎实推进了国有粮食企业改制,通过大力宣传、精心组织、依规操作、认真疏导,粮改工作进展顺利,职工安置工作基本结束;稳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了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力度,调查摸底和勘界勾图工作顺利进行;商贸企业的县食品酿造总厂、五交化公司、商贸公司、食品公司等企业都已启动改制工作,华隆公司改制已完成;积极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分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342人;完善和健全了外贸机构,财政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行政审批等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005年是统筹兼顾、政局稳定、和谐发展之年。科教兴县力度进一步加大,2005年崇仁县被列入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科技工作试点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不断发展,陶齿职业中专新校区开工建设;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得到有效控制,二女户结扎保险率达100%,农村独生子女健康平安保险率达89%,优生优育政策落实率达100%,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排位明显靠前;坚持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县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519个,城镇新增从业人员3900人,占全年任务的150%,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02人,占全年任务的160%,全市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2005年我县在全市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考评中名列第三;建立健全了以领导干部为责任主体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着力构建“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司法所建设、法制工作特别是行政复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省行政复议工作先进表彰会在我县召开;县工商局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行业单位。文体广电、卫生、兵役、民政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经验和启示:一是坚持激发争先进、赶先进的工作动力,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二是坚持突出抓重点、重点抓的工作方法,一些重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坚持采取借外力、强实力的工作举措,成功引进了一批有实力、有带动性的项目落户崇仁,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四是坚持发扬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在全县掀起了实干创业的新高潮。五是坚持营造重协作、优服务的工作氛围,巩固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工作环境。
过去的一年,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2005年全县GDP仅为22.4亿元,占全市8.55%,人均GDP为7004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60元;财政收支压力仍然较大,矛盾突出;乡镇经济发展滞后,财源基础薄弱,税源不足,财政增收亮点不多;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广大农民开拓市场能力还比较弱;信访和维稳工作压力仍然较大,影响稳定的因素不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个别部门法治观念淡薄,少数执法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仍然存在大局意识、廉政意识、服务意识不强,抓落实不力,行政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更多 资料+微信:
新的一年,我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有着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力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是今后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作”、“大转向”,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发展农村经济,再创农业大县新优势提供了良好机遇。二是经济发展实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几年努力,我县财政蛋糕不断做大,财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招三化”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形象和城市品味有所提升,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显现。三是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腾飞的跑道。抚八线的建成通车,成为我们融入抚州,对接南昌,联通闽粤最便捷、最快速的通道。加之即将开工建设的抚吉高速公路穿越崇仁境内,又将成为一条“黄金通道”,我们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为我们扩大开放,借力发展,承接南昌、抚州中心城市的辐射,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等沿海开放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四是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县上下议发展、谋发展、抓发展、助发展的愿望强烈了,氛围浓了,县几套班子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更多资料+微信: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通过五年努力,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6.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超过1350美元。力争实现“一个优化”、“两个翻番”:即优化经济结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9.4:40:30.6调整为21:50:29;财政总收入翻番,由2005年的10887万元增加到2.2亿元;工业三大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2007年比2004年翻一番,2010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分别达到32.7亿元、100亿元和9亿元。
二、2006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把握“十一五”发展主动权至关重要。2006年工作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实施“一招三化”战略,围绕打造工业主导型、城市文化型、农业特色型的“活力崇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