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068
2024年1月
强化矿长全面负责新机制 开创煤矿安全工作新局面
在全县煤矿安全工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1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煤矿安全工作座谈会是经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特别规定》和省政府《实施办法》,进一步分析我县煤矿安全工作形势,交流煤矿安全工作经验,深入探索煤矿安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完善思路,明确任务,振奋精神,强化监管,进一步强化企业责任主体,努力建立煤矿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新机制,推动煤矿和全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刚才,徐坊矿业公司、下寺坊煤矿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在增加企业安全投入、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与体会,各煤矿围绕做好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大家普遍感到很受启发和教育。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找准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更 多资料+微信:
过去一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特别是煤矿安全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应该说,煤矿安全工作是有成绩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精神,瓦斯治理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全力推进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的落实,煤矿安全隐患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三是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安全执法权威得到有效体现;四是督促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得到加强;五是严肃查处煤矿安全事故,事故责任追究警示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煤矿安全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煤矿安全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005年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4起,死亡4人,煤炭行业事故多发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我县煤矿安全问题严重,形势严峻。我们深感压力很大。造成我县煤矿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讲有以下几条。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一)煤矿主要负责人综合素质偏低,从而致使企业内部管理不力,不能履行矿长的法定职责。有的煤矿企业连续6-8年无安全死亡事故,而有的则一年出现几起安全死亡事故。乐安县有两对煤矿矿井,我们有8对。去年乐安无煤矿死亡事故,我们县和镇两级的安监力量远远比乐安县强,但死亡事故多年来并不比他们低。这要从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去找原因。实践证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综合素质低是事故多发的首要原因。《安全生产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大家可能都知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为什么要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这是因为企业是安全生产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最基础的工作在企业,源头在企业,过程控制在企业,一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及安全操作常规均要靠企业主要负责人统一决策指挥才能落实到企业第一线。
(二)安全投入不均衡,技术和安全保障水平较低。多数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设施设备简陋,安全没有保证。经过这些年的整顿,小煤矿的技术装备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差距仍然很大。煤矿仍采用巷采和手工方式开采,效率低下,伤亡事故时发。
(三)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主要生产设备老化,超期服役的约占三分之一,隐患相当严重。直至目前,多数煤矿的安全生产基础仍相当薄弱,在防范伤亡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方面,仍然是缺乏把握。
(四)高瓦斯矿井中,瓦斯隐患严重。我县的煤炭赋存条件较差,主要依靠井工开采,高瓦斯矿井多。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增加,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专家分析,采深每增加10米,温度升高1度,而且煤层压力增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增强。近两年,通过贯彻“十二字方针”,瓦斯防治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差距。
(五)煤矿职工队伍素质偏低,安全管理难度较大。煤矿职工队伍主要由农民工、临时工构成,外出打工找不到工作后才下井当矿工,文化较低,年龄偏大。技术水平、严谨作风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培训和锻炼。目前,矿工违犯劳动纪律、违章作业、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着生产安全。
(六)一些企业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上有差距,安全工作不落实。特别是在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煤价上扬的情况下,一些煤矿重生产、轻安全,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能力生产的现象有所抬头。
(七)监管职能有时放松。安全监管也存在一定问题,有时监管不到位,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影响我县煤矿安全的上述问题,要彻底解决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尤其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自觉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更多资料 +微信:
回顾我县的煤矿安全工作,听了两位矿长的经验介绍,我感到有以下几条基本经验是值得认真总结和长期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