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034


2024年1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奋力开辟新时代湖北发展新境界
在全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X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2017年11月2日)
今天上午,超良同志作了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精彩的报告,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落实。
刚刚胜利闭幕的X的十九大,在X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划时代、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登高望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真挚为民,标定了我国发展的新方位,确立了引领未来的新指南,擘画了走向复兴的新蓝图,开启了兴X强国的新征程,是迈进新时代的ZZ宣言、守正出新的理论巨作、科学务实的行动纲领。前几天,我在襄阳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大家学习的热情非常高,对报告的理解很到位,充分说明这个报告非常接地气,讲到了干部群众心坎上,顺民心、合民意。
超良同志对十九大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我一直思考,我讲什么、怎么讲?我感到,从理解十九大精神角度讲,抓住一个“新”字,就牵住了“牛鼻子”,就把握住了精髓。“新”是统领十九大报告的一条红线,比如:新变革、新时代、新思想、新方略、新蓝图、新征程、新使命、新部署,等等。我选择其中的“新时代”,“新时代”一词在报告当中出现了36次。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集中表达了全X全军全国人民的心声心愿。从我自己的工作角度讲,政府的主责是抓发展。因此,我想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奋力开辟新时代湖北发展新境界”这个题目,谈三点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ZZ判断,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我们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更多资料+微 信:
“新时代”不仅是概念,更蕴含着极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时代”来概括,贯穿的是对中国历史、现在、未来大势趋势把握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X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标使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人民推动中国历史进步、世界共同发展、人类文明前行进程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循着这四个时空坐标和历史轴线,我们可以探寻现阶段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感受到这个新时代的非同寻常。我们知道,生产力发展是人类进步、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毫无疑问,发展是新时代的根本主题、主旋律。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这一全新的历史方位,确保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举措和各项工作符合新时代要求,努力做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发展业绩。做到“四个牢牢把握”。
(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
为什么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这是历史和现实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一是从社会主义运动兴衰史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最初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也很强大,苏联“老大哥”在短短几十年内建设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人们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后来,由于苏联思想僵化、体制僵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普遍产生怀疑。当时总是拿中国大陆和台湾比较,拿东德和西德比较,拿朝鲜和韩国比较,来说明资本主义要优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大行其道。恰在此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邓小平同志指出:“最终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导致苏共垮台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没有解决好。这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发展至关重要,发展问题深刻影响着一个政X、一个政权、一种制度的前途命运。
二是从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看。近代以来我们经历了“三挨”。先是挨打。1840年鸦片战争,被列强的炮舰轰开了大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什么会挨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结论。后来挨饿。建立新中国以后,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出现曲折,我们没有解决好温饱问题,老百姓吃不饱饭,直到改革开放,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为什么会挨饿?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没有解决好。现在挨骂。中国发展了,别的国家妒忌,不愿意看到我们国力强大,经常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为什么会挨骂?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发展起来了、强起来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是X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处在新的历史方位,决不意味着发展的地位下降,而是需要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最大实际,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坚持X的基本路线这个X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
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辩证地看待“变”与“不变”:一方面,要看到“变”,我国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靠自说自话,也不是靠时间划线,而是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角度出发作出的科学论断,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支撑和实践逻辑。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创造了许多发展奇迹,我国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等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国、欧洲、日本的贡献率总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正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X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在“中国奇迹”面前,“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消失论”“中国崩溃论”等宣告破产。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更多资 料+微信:
另一方面,要看到“不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理解这个重大判断,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长期”究竟指多长时间?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清华大学胡鞍钢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分为上、下两个半场。
“上半场”,即20世纪后半叶,我们经历了绝对贫困、温饱、小康三个阶段;“下半场”,又分为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阶段。现在,我国已成功进入“下半场”第一阶段的决胜期。
第二,现在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应该看到,站起来只是解放后与解放前比,富起来只是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比,强起来只是现在和过去比。我国总体上仍处于不发达的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6年,我国人均GDP为8280美元,全球排名第73位,仅为美国的1/7、日本的1/4,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发达国家为66%。劳动生产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左右,还有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更多资料+微信:
第三,从初级阶段能顺利进入高级阶段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定能够迈进高级阶段。但也要看到,迈进高级阶段绝非易事。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感到,有“三大陷阱”必须跨过去:一是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陷阱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跨越的,到目前世界上总共才13个国家成功跨越这一陷阱,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美国是人口最多的现代化国家,2016年人口只有3.23亿;日本人口1.27亿;欧洲的英国6565万、法国6690万、德国8280万。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路子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探索。二是塔西佗陷阱。就是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产生负面效果。过去一个时期管X治X宽松软,上述现象在有的地区、有的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决推进全面从严治X,力挽狂澜,挽救了X、挽救了国家,X和政府的公信力前所未有地高涨。2017年度“爱德曼信任度晴雨表”报告显示,全球政府信任度调查中国位居第一。三是修昔底德陷阱。就是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的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实现霸权的交替。1500年来,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交替15次,13次是通过战争形式来完成。中国正在走向复兴,对这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面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决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十九大再次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要求我们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必须紧紧抓住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二)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动摇
社会总是在矛盾中发展。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科学判明发展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X运用矛盾论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分析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推动X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与时俱进的重大调整,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在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上,我们X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矛盾。X据此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X的八大作出判断,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