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993
2024年1月
在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16年4月11日,根据录音整理)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省州县三级高标准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高质量做好“两线合一”精准识别工作,高效率完成15.92万户、51.74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为实现“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高”总体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多资 料+微信:
开局起步扎实有序,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全面完成,“八个一批”行动计划和十个专项方案启动实施的关键时刻,根据惠宁书记指示,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举办这次专题培训班,郝鹏省长和建军副书记多次就办好培训班提出明确要求。对全省市县乡三级X委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有关领导,组织和扶贫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全体第一书记共2000余人进行全面轮训,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次培训意义重大、时机重要,再次吹响“集结号”,明确“路线图”,是增强必胜信心、强化责任担当的“动员会”;这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师资配备体现了授课层次水平的“高度”、内容安排体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广度”、解决问题体现了基层一线现实的“深度”,是准确掌握政策、提升脱贫本领的“加油站”。调研中,很多第一书记都谈到,最大的希望是尽快落实政策,得到培训提升。现在政策已经出台,举办这次专题培训班就是响应大家的期盼和要求。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员”“排头兵”,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次培训机会,用心学习,潜心思考,切实开阔思路,掌握方法,提升本领。
去年12月以来,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和省扶贫开发局部分局长和处长组成12个调研组,开展了“走千村下基层”脱贫攻坚调研活动,截止目前,已深入32个县(市、区)的887个村,占1206个贫困村、后进村、维稳重点村总数的73.5%,26个县(市、区)的“三类村”已做到了全覆盖。期间,访谈州、县、乡、村四级干部3419人,与2661名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促膝交谈,详细了解了各地脱贫攻坚及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履职情况。去年9月24日,我在全省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师资培训班上谈到,选派第一书记、派驻扶贫(驻村)工作队,是ZZ任务,刚性要求,职责所系;是精准扶贫之策,促进和谐之需,顺应民心之举;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民生工程,更是ZZ使命。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要搭建“123”工作机制这个“桥和船”,找准“三基”建设这把“金钥匙”,奏好群众工作这支“和谐曲”,牵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下面,我结合调研期间的所思、所感、所悟,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培训班结束时,金海副省长还将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匡湧副省长也将在后面提出具体要求,请大家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更多资料+微 信:
一、用心用情,争当青海精神的“践行者”
在走千村、下基层过程中,一路走来,感受最深的是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工作的热情、创业的激情、为民的深情,正如骆惠宁书记所讲,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真正传承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基因,弘扬了“缺氧不缺精神”的本色。更多资料+微信:
大家充满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激情。虽然贫困村大多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禀赋有限,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空间受限,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但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面对多重困难不低头,面对艰巨任务不气馁。黄南州热贡艺术馆馆长赵潜是尖扎县康杨镇巷道村工作队成员,他动员妻子、鼓励女儿,一家三口全都奋战在扶贫驻村、脱贫攻坚第一线,他说的最多的是,有信心,请放心,肯定能脱贫。我感到,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真正用面对挑战不屈不挠,面对困难勇于攻坚的勇气,集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大家充满着倾情融入全身心投入的为民情怀。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把群众当亲人、视他乡如故乡,吃住在村里,和群众打成一片,对村情户情心中有数、对答如流。大家对百姓的贫苦感同身受,将群众的危难挂在心头,很多同志调动自己的资源,发动自己的亲戚,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甚至拿出自己的工资解危救急。很多村干部和群众都说,“感谢X和政府派来这么好的第一书记”。大通县石山乡上丰积村村主任李进福主动把儿子的婚房腾出来给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住。我感到,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真正用自己一身土、两脚泥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两委”的支持、村组干部的拥护和广大群众的点赞。
大家充满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离别温馨的家庭,离开熟悉的岗位,投入到全新的陌生环境,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贫困村大多地处偏远,有些村看不了电视,读不到报纸,甚至不通电、没有手机信号、吃水困难。在称多的一个村,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大雪封山,驻村干部已经吃了7天的方便面,其中一位女同志跟我讲,最大的难题还不是吃饭,而是没地方上厕所。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她还是告诉我,虽然苦但一定能坚持。我感到,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真正用吃苦而不言苦的坚强意志、用力更用心的无私奉献,点燃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希望和斗志。
一路走来,广大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的宝贵品格、为民情怀和坚韧、坚强、坚定的意志,深深感动了我和调研组的每一位同志,也让我们对脱贫攻坚的前景充满信心,对大家的作为充满期待。这里,我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惠宁书记和郝鹏省长向同志们道一声大家辛苦了!
二、善学善思,争当扶贫开发的“政策通”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交通、水利等10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明确了脱贫攻坚时间表、路线图,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组合拳”,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包”“工具书”。
要认真学习,让政策入脑入心。学习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只有把握好政策内容,才能游刃有余地找到脱贫的政策支撑和行动方向。“1+8+10”系列政策中关于扶贫的对象范围、目标任务、进度安排、政策措施都一一进行了详细安排。按照脱贫规划,2016年将因地制宜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10个县建立扶贫产业园;做大做强劳务品牌,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帮助5万名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以县为单位编制异地搬迁计划,完成搬迁安置2万户、7.8万人的目标;新增一批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并全部落实到贫困家庭;在50个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在1622个贫困村设立互助基金;将投入到农牧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贫专项资金折股量化给贫困户,按股分红;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农村低保标准统一调整到2970元,按照“两线合一”的要求逐年递增等等。10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也都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