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331
2024年1月
在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3月29日,根据记录整理)
省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刚刚结束,我们就立即召开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充分表明了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自觉性和进一步提升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决心。X的十八大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方略进一步强化,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又修改了宪法、国家监察法,在顶层设计架构上作了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因此,我们对依法行政工作必须要有更高的认识,有更强烈的自觉,这也是我们今天这次会议一个重要目的。
刚才,学忠同志通报了2017年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总体来看,依法行政工作年年都有新进步、新进展,特别是去年我们把几个典型案件在全市范围内搞了“以案说法”,各级政府实体守法和程序守法的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与依法行政这个大课题相比,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需要持续改进。下面,结合贯彻落实省上要求和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特点,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加大学习宣传,切实抓好以宪法为重点的学法普法活动
X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在法律的“立改废”方面幅度非常大。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修改了宪法,这是1982年以后最为重要的一次修宪,不论是内容的重要性、还是所占的篇幅,都是历次宪法修改中幅度最大的一次。因此,学习新宪法、遵循新宪法、尊崇新宪法,是我们学法、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与宪法配套的还有国家监察法,有一系列涉及实体和程序的法律完善,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今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时,专门讲到了依法治国问题,强调要把法律作为领导干部知识体系中的基础,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学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领导干部学法的内容,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多。今年,我们一定要抓好以宪法为重点的学法和普法活动,真正在全社会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增强法治意识,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国的基础,是法治意识。关于依法行政,唐仁健省长在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官”而非依法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依法治事,是依法治自己而非依法治他人,这是依法行政的核心要义,也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提高对依法行政的认识,就必须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这才是领导干部必须提高的能力和要求。法治意识,就是法治观念要植根于思想和灵魂深处;法治思维,就是不管是行政决策、还是行政执行,都要按照法治的轨道来运行;法治方式,就是政府要依法决策,部门要依法执行,干部要依法办事。同时,社会公众也要遵法守法,违法也要受到相应严肃惩戒。所以,我们要将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统筹起来,让法治成为政府工作的准绳,成为领导干部的底线。特别是政府及其各部门各单位,在决策执行等各个环节不仅要做到实体合法,而且要程序合法;不仅要在决策层面依照程序进行,而且要在落实的层面依法执行,这样才能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三、突破难点重点,切实将“放管服”改革向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