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312
2024年1月
安全发展——认识、问题、思路与政府作为
在全省市县X政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报告
(2019年5月9日)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建国以来X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文件,标志着安全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发展从理念到制度设计、到法规政策保障形成了完整体系。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提高安全发展水平,成为各级X委、政府的重大ZZ责任,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思考研究,科学准确把握,这是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目的所在。在此,我谈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与同志们交流:
一、深刻认识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
安全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红线意识,科学防范安全风险。
(一)安全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任何一个时代、任何国家都需要安全发展,今天的中国对安全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和迫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8年,我国人均GDP为156美元,不及非洲国家人均GDP的三分之一;2018年,我国GDP达到82万亿元,总量接近美国的60%,财富积累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安全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任何自然灾害或者生产安全事故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安全发展环境条件看,目前,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外贸第一大国、化工业第一大国,特别是化工总产量占到全球的50%,化工行业GDP接近9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1%。化工行业是高度危险的行业,如果没有安全发展,类似江苏响水“3·21”事故就会接二连三发生,还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方面,各地关停一大批化工企业,就会造成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使一些企业产生违规生产、超量生产、甚至非法生产的冲动;另一方面,在处置过程中地方保护等措施也会带来风险转嫁或新的隐患,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迟滞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安全发展,安全在前、发展在后,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准确把握。
(二)安全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排在第二位,是仅次于生理需求最重要的需求,在今天物质生产已很丰富的条件下,安全事实上已成为第一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最期盼的是安全,生产安全、灾害防范和社会治安构成群众安全感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安全事故容忍度明显降低,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成为社会热点和关注点,形成民怨民愤,加之媒体报道和信息传播,就会让事故影响放大。总的看,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但每起生产安全事故产生的影响要比以前大的多。自然灾害或者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百姓、企业、政府、社会都会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安全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也是X和政府的责任使命。
(三)安全发展是防控风险的源头和关键。今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就防范化解ZZ、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X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往往是风险的源头,可能引发ZZ风险、经济风险、意识形态风险和社会风险,重大灾害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带来巨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比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是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灾害,使日本政府饱受指责,导致内阁声望明显下降。对应急管理部门来讲,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就是既要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也要科学高效的应对自然灾害,从源头上防控风险。
二、准确把握安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安全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领域和环节,从目前现状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自然灾害特别是大灾巨灾直接损毁发展成果。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积累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任何大灾巨灾都有可能使这些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从历史来看,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首先是自然灾害。崇祯元年,连续三年大旱,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崇祯十二年,再次大旱,死亡者数以十万计,导致农民起义,引发社会动荡,致使明朝灭亡。从全国来看,甘肃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脱贫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脱贫攻坚难度首先在自然之贫,要素不具备,分布不均衡,搭配不合理。比如,陇南有水无土,河西有土无水,时空分布不均,造成资源稀缺;甘肃有除台风、海啸以外的所有种类自然灾害,自然条件差,灾害种类多,也是造成贫困的根源之一。从全国来看,70%的城市、50%的国土面积都不同程度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如这些灾害得不到有效防范和治理,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更多资料+微 信:
(二)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直接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企业特别是煤矿多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一次事故动辄死亡百人以上。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成立煤监局。90年代后期,我国先后发生河南洛阳、克拉玛依大火,北方航空大连空难等,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迫使国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从成立煤监局到安监局、再到安监总局,一直到组建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门是适应安全发展的迫切需求组建并成长起来的。从现状看,应急管理部门随着体制的调整、设施的改善、意识的增强,总体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据统计,2000年全省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679起,到2018年下降到948起,死亡人数2670人到2018年下降到767人,减少将近2000人;四项指标均大幅下降,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死亡率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不到2000年的十分之一。尽管如此,生产安全事故仍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杀手”,每年仍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因此伤亡,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稳定最大、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三)应急体系不完善特别是能力建设薄弱直接影响灾害事故的有效应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最早始于2003年“非典”,由于当时应急体系不健全、准备不足、信息不畅,“非典”从局部蔓延到全国。从前期防范工作看,主要是应急准备严重不足、预防投入少,企业不愿投资改进设备工艺,政府不愿投资搞灾害防护工程;从事后代价成本看,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从临灾预警情况看,预报预警“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如何通知到每家每户依然没有解决。从应急救援看,效率比较低下,救灾现场较为混乱,容易引发人祸,人祸又会扩大天灾。从救援设施设备看,仍然比较落后,缺少应对巨灾的大型救援设备。比如,2018年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因缺少超长臂挖掘机,清淤困难,导致水电站闸门无法提升,险酿大灾。目前,我省共有44幢百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但能够实施百米以上救援的消防救援车没有配备,一旦发生超高层建筑火灾,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将束手无策。我省综合性救援队伍、社会化救援力量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应急能力的提升和事故灾害的高效处置应对。更多资料+微信:
(四)安全领域的矛盾特别是积弊顽症直接制约安全水平的巩固提升。当前,影响我省安全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问题还比较突出,有些还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