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313
2024年1月
在全省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推进会议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8月11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推进会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明确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路,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促进全省公共应急新闻宣传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这里,我代表省应急厅,对省新闻广电局、甘肃广播电视总台的精心筹划准备,企业的积极响应、参与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8年X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部门以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主体,整合其他13个部门职能职责组建成立,承担着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的职责,管的两件事就是“天灾”和“人祸”,这些与全民、全社会都息息相关,人命关天,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ZZ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就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和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闻宣传和安全教育提出了要求:“公共参与对维护公共安全应对和预防安全风险非常关键,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高度概括了应急宣传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路径和目标,而且讲得非常透彻。因此,加强公共应急新闻宣传,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应急管理部门履行新职责新使命,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格局,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把应急管理事业推向前进,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就要把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牢牢记在心上,抓到手上,抓细抓实抓好。
刚才,我们观看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电视专题片,有5家企业作了交流发言,我觉得讲得都很好,总结提炼的经验做法都是过去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是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整体水平的有力举措,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消化并转化应用。国网甘肃公司提出的“四个最”;靖煤集团提出的高于一切、优于一切等“五个一切”;金川公司提出的文化体系建设评、报、端等融媒体发展格局;酒钢公司向全体员工印发安全手册的做法;庆阳石化公司总结的企业短期安全靠管理,中期安全靠制度,长期安全靠文化的经验等,这些认识都非常深刻,措施行之有效,毫无疑问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企业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但安全文化建设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举措。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推广这些企业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应急新闻宣传的效益。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安全防灾宣传教育事关全民,必须依靠全民惠及全民
安全防灾宣传教育是新闻宣传与安全防灾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安全防灾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做好安全防灾宣传教育工作事关全民,惠及全民,必须依靠全民来推动。从实践来看,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事故灾害的制造者,也有可能成为事故灾害的受害者。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发生频率高,基本上每个人都听到过或者经历过。从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我国先后发生多起重大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00年洛阳火灾造成300多人死亡,2008年深圳龙岗火灾造成40多人死亡,这两起火灾都是小失误引发的大事故,教训非常惨痛。你如果在不能扔烟头的地方扔了一个烟头,就可能成为火灾的制造者,而烟头燃起大火会导致很多人殒命。所以,每个人都既可能是安全事故的制造者,也可能成为受灾者。怎样就能做到安全?我觉得就是要开展全民安全防灾宣传教育。从个体角度来看,人的第一需要是安全,安全是其他需要和价值的基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最基础的需求就是安全,包括生命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等,其他高层次的需要都建立在安全这个基础上,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对个人是这样,对企业也是如此,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就可能毁掉一个企业,甚至毁灭一个行业。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安全。人要做到安全最根本就是两点:第一是安全意识,第二是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各种可能造成自己或他人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心里状态。比如,进入商场时,要留意逃生通道,当火灾或其他可能造成伤害事件发生时,要迅速逃离,避免成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