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263
2024年1月
在全市农村“三变”改革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5月4日,根据记录整理)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三变”改革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对全市农村“三变”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去年9月份,全省召开了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工作会议,12月份,又在庄浪召开了农村“三变”改革现场交流会。全省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们就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县区及乡镇、村社等基层组织对“三变”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培树了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刚才,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作了交流发言,他们所反映的“三变”改革的成效都是实实在在的,值得大家学习借鉴。除此之外,如山丹县清泉镇祁家店村、甘州区X寨镇下寨村等一些村,在推进“三变”改革中有特色和亮点,无论是改革的深度还是改革的成效,放在全省也有学习和借鉴意义。下一步,会议之后,各县区要组织试点乡镇、试点村的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启迪工作思路,推动“三变”改革的步步深化。
就推进我市农村“三变”改革,我讲以下四方面的意见。
一、为什么要推进“三变”改革
农村“三变”改革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探索出来的把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模式引入农村,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从而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的农村改革新路子。他们的改革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中央农办进行了全面总结,作为典型在全国进行推广。农村“三变”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脱贫攻坚进程、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我省一些市州和县区将“三变”改革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去年全省在庄浪召开的农村“三变”改革现场交流会,重点就是学习推广庄浪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加快精准扶贫的做法经验。我们要结合张掖实际,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推动此项工作有序进行。从张掖的实际来讲,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最重要的意义有三条:
第一,有利于盘活各类要素资源,优化农业的支撑条件。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各种要素资源有机组合并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什么样的资源禀赋,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特色。张掖属于走廊平原,光热水土资源条件优越,灌溉农业发达,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重要的肉牛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这就是张掖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三变”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赋予要素资源以经济价值,将经济价值转化为投资价值,并通过投资实现增值。目前,我市一些农业资源要素,如部分耕地、林地、荒地、荒山、滩涂、水域、水库以及一些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都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我们要通过“三变”改革来激活这些资源要素,并赋予资源要素以经济价值、投资价值,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此外,农村“三变”改革还能很好地解决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如我市许多村社的集体资产,在村社集体内部往往是低效或无效的,但通过“三变”改革让渡给企业,就可能高效利用,实现保值增值。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着力盘活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优化张掖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第二,有利于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推动农业转型升级。40年前,我们积极推进农村改革,通过“包产到户”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农产品短缺问题,取得了解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但“包产到户”这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解决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问题,因为信息不对称,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推进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村“三变”改革,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把众多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并集合农业资源要素,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可以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效克服小农经济的弊端,既能为农业转型升级开辟路径,也能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第三,有利于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强化农村社会治理。脱贫攻坚是当前头号民生工程、最大的ZZ任务。目前我市仍有贫困人口1.46万人,这些贫困人口条件差、底子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增收致富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措施,仅靠自身努力很难富起来,我们必须变“输血”为“造血”,借助企业、农民合作社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通过“三变”改革,可以将投入到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政策性资金、扶持资金、扶贫贷款等采取折股量化的办法,投入到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让贫困村、贫困户分享入股分红收益,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投入资金分散的问题,放大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将短期收益变成了长期收益;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贫困户到企业和合作社务工,让他们再得到一份劳务收入。可以说,“三变”改革是精准扶贫模式的一种创新。当前,农村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幅度降低,而村社等基层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服务手段,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通过“三变”改革,让农民变股东,既可以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又可以提高农民的归属感,可以使农村的社会治理更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