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411
2024年1月
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2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工作,表彰全市“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和2013年度科技进步奖,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郴州,为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强劲动力。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全市各类科技创新主体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创新型郴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等下,向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大家务必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分析郴州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
世界科技创新瞬息万变,国内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周边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兴衰的第一要素。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当前,郴州正处在转型发展、加速起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对郴州发展全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郴州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找准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立足新的起点,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科技创新的基础较好,必须坚定信心。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4家,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71个,培育了稀贵金属和LED两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稀贵金属回收利用、LED芯片、电子视讯产品等领域,有多项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我市有色金属产业的老牌企业、骨干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成长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精尖的人才,如中南大学的不少专家院士就是从柿竹园、瑶岗仙等企业走出去的。二是科技创新力量逐步壮大。2013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9万人,比2011年增长23.3%。近3年,全市专利申请年均增幅达22.5%,累计申请总量为4505件,超过了前10年的总和。三是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幅均排名全省第1位,其中增加值达283.9亿元,同比增长42.8%,占GDP的16.8%,比2010年提高9.6个百分点。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有色金属产业成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LED产业正发展成为我省产业链最优、发展最快、规模集聚最大的一个产业。我市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示范城市;资兴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永兴成功创建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苏仙、宜章成功创建为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技创新的差距很大,必须加压奋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高端创新平台不多。全市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仍属空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数量不多。二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全市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200人,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高水平研发人员更少。而且,近几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多数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部门。三是创新支撑能力不强。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8位,比最高的长沙低40.6个百分点。同时,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前10位的企业中,有9家企业属于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四是研发经费投入偏少。2013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仅占GDP的0.82%,与全国超过2%相差甚远,比长沙、株洲、湘潭分别低1.2个、1.2个和1.7个百分点。同时,我市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对研发普遍不够重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亟待增强。差距就是压力和潜力。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实现科技创新的更大突破。
(三)科技创新的机遇很多,必须牢牢把握。X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ZZ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实施好。省委、省政府将创新驱动作为推进“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的优先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郴州作为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湖南“一带一部”的重要战略节点和中央苏区联动发展区,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特别是随着新型工业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比如,如何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如何在LED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推进产业加快发展;如何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科技创新都大有可为。特别是有色金属这块还有很多文章可做,郴州有色金属矿是多金属伴生矿,其中含有大量稀贵金属,不仅仅是精深加工,在选矿方面,如果有新的突破,产业效益、规模都会成倍的增长,空间还很大。郴州几十年、上百年的矿业采选,造成很多地方环境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治理、尾砂处置,省里一号工程涉及的三十六湾和陶家河就是重点,其中陶家河最难处理的就是尾砂,如果技术突破了,那这个巨大的包袱就能够变成巨大财富。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些机遇,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优先发展之策、率先发展之本、领先发展之基来抓,加快推进“郴州加工”向“郴州制造”“郴州创造”转变。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国际经验表明,按照经济增长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大动力的划分,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8000美元的跨越,也是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时期,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3年,我市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接近6000美元,按总人口计算超过5300美元,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对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要,我国讲要防止像拉美国家那样的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就是你能不能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在创新驱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