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454
2024年1月
在全省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强理论建设 服务中心工作
(2006年)
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我们正处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必然带来人的思想的多样化。正因为如此,我们作为理论工作者就更需要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本领,提高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指导地位是一个重大的ZZ问题。我们X从成立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作为我们X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们X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是我们X一切理论、学说、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道德等等的基础。否定马克思主义,就否定了X的作用、价值、目标和历史,就会动摇社会主义基本的价值观念体系,动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动摇我们国家团结稳定的ZZ基础。否定了X的作用、价值、目标和历史,就必然否定X的政权的合法性,最终导致对整个上层建筑的否定。
所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严肃重大的ZZ问题。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然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X的领导。对此,每一个从事理论工作的同志都要保持ZZ上的清醒,决不能虚化和弱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多资料+微信: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维护民族利益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渗透成为国际ZZ、经济、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
西方国家历来重视意识形态问题,尽管他们口头上经常说要淡化意识形态,但实际上他们始终把意识形态作为颠覆和控制别国,实现其霸权主义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身处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必须始终对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保持高度的警觉,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动向和特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美国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为后盾,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干涉和颠覆别国政权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最有力的注解。2005年1月20日,布什发表了第二总统任期的就职演说。这个演说同第一任期的演说相比,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作用,主要内容有四点:一是认为美国的强大不仅在于它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更在于它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美国对外的战略除了继续借助硬实力以外,将更多地依靠软实力。二是美国的职责是要在世界范围内捍卫和传播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美国除了保证美国本土的自由外,还要干预世界其他国家的自由和人权。三是美国要在全球推行民主化运动。美国的政策是寻求和支持美国式的民主运动和民主制度在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下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结束世界上的所谓“暴政”。四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同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必须进行所谓的“民主改革”,按照美国的意志,沿着美国为其设计的路线来发展,否则,美国将给予所谓“善意”的纠正。
现在回过头来看苏联的解体,西方著名ZZ家和预言家布热津斯基认识得很到位,他说,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严重危险在于瓦解了世界共产主义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使社会主义制度“丧失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还有近年来,在前苏东国家和中亚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政权变更,人们叫做“颜色革命”,或称之为第二次“民主化浪潮”。这些结局很大程度上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扩张的结果。
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一切学术思潮。我们不要以为西方的学术不讲ZZ,恰恰相反,他们很会讲ZZ,更善于用学术掩饰其ZZ目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西方一些人的不安。这些年,他们不断抛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黄祸论、输出通货紧缩论等等,无不隐藏着遏制中国的深远的ZZ目的。美国总统布什提出新保守主义,讲人权大于主权,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以这个理论为指导打了伊拉克战争等。很多人包括欧洲许多人都看得很清楚,这种理论是为美国垄断资本服务的,代表了美国石油集团和军工集团的利益。美国人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这种理论好像是在讲一种学术观点,但往往是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赞成,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观点。特别是美国的右翼,这种理论实际上成了布什新保守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
所以,我们要从维护民族利益的角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冷静地看待分析一切学术思潮。更 多资料+微信: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解放思想,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吸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不断推动学术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能够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发展创新。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历史。与时俱进是它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品质。马、恩本人为《共产X宣言》先后写的7篇序言,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对他们原来的观点所作的重大修改和完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正是因为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才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与实践的结合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解放思想,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吸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我们要鼓励活跃学术的探讨,不能把一切学术活动泛ZZ化,用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去判别一切新的学术研究的成果。什么是ZZ问题?就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态度、观点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