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718


2024年1月
在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1月3日)
同志们、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20年已经来了,这注定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份。今天,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开放再出发”这一主题,进行大部署,开展总动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当年邓小平同志曾在苏州找到“小康”的生动例证,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对苏州提出了“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殷殷嘱托。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苏州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决胜全面小康,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我们认为,苏州的姿态就应该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开放再出发”。更多资料 +微信: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必须一体推进、一起发力,特别要根据发展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开放而兴,因开放而盛。没有X的改革开放政策,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苏州,就不可能崛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最强地级市”。习近平总书记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推动者。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为我们推动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让我们倍感振奋、更添动力。只有把开放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推动新发展理念在苏州得到全面贯彻,我们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发展航向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上下正在凝聚起这样一种高度共识:怎样真正做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苏州高质量发展?怎样真正创造性地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苏州未来发展的每个方面、各个层次?空喊口号不行,必须把苏州的前途命运与总书记的擘画、X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找到发展的正确路径,才能获得发展的灵魂。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上下正在形成这样一种最强共鸣: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中,苏州绝不能缺位、失位,而应当全力抢位、争位,必须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奋力创造“开放再出发”的新发展奇迹,方能不负时代、不负历史!更多资料+ 微信: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苏州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开放成就了苏州,开放是苏州之魂
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苏州的开放基因,勃发出盎然生机。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GDP增长了600多倍。苏州以0.09%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1%的GDP、2.4%的税收和7.7%的进出口总额。
开放成为苏州的第一标识。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320亿美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628万标箱,已成为世界内河第一大港;拥有各类外资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300多家,15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项目达400多个。
创新成为苏州的第一动能。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11年保持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7052家、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五;万人有效发明专利58.26件、位居全国第五;“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人才达262人,其中创业类135人、位居全国第一;上市企业总数达151家,其中境内上市120家、位居全国第五,科创板上市6家、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包容成为苏州的第一气质。全市常住外籍人口超过2万人,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城市”;常住台胞14万人;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1亿人次,位居全省第一;拥有全国唯一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拥有2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6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授予“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
可以自豪地说,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生动缩影、一段历史传奇。今天,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向这段改革开放的历史致敬!向所有参与苏州改革发展的建设者致敬!向英雄的苏州人民致敬!
第二个问题,“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昭示着我们:道路艰险前途光明,开放必须勇闯新路
今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年我们将迎来建X100周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光荣的使命在激励着我们,历史的机遇在召唤着我们,风险挑战也在考验着我们。面对时代之问,“开放再出发”是苏州的唯一选择。
光荣使命面前,必须“开放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X中央始终对江苏、对苏州亲切关怀、寄予厚望。早在2009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2012年到苏州出席中非民间论坛时殷殷嘱咐,“我想今后我还会来这里,解剖麻雀、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都会来的”。2014年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省委明确要求苏州要当先行军排头兵。
总书记的话让我们倍感温暖和鼓舞,但我们更要牢记,,总书记是要苏州探路子的,是要苏州出经验的,是要苏州“交答卷”的。如何当标杆、探路子,怎样出经验、“交答卷”?我们认为,一定要从“开放再出发”中找寻答案。
重大机遇面前,必须“开放再出发”。上世纪90年代,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浩荡春风中,苏州抢抓开放型经济重大机遇,实现了强势崛起。三十年后,时代和国家再次赋予了我们“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机会。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在苏州叠加实施,特别是苏州处于长三角一体化的C位,自贸区苏州片区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这在江苏是独一份,在全国也不多见。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风口”,如何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全面地融入国家战略,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红利,再次为苏州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认为,再创奇迹的这双“翅膀”,一定是“开放再出发”。
严峻挑战面前,必须“开放再出发”。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不时隐现,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苏州对美贸易占全国八分之一、全省三分之二,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比较大。外部挑战面前如何提升自身实力,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挑战还来自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对标热”“抢人潮”席卷全国,我们在对标先进、比对政策,同时也在被对标、被比对。苏州如何在“第一方阵”中保持领先、继续冲刺?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必须把握规律、保持定力,心无旁骛地发挥好我们最大的优势,做好我们最擅长的事,那就是“开放再出发”。更多资料 +微信:
吃老本跑不出“加速度”,不加油轰不出“推背感”,我们必须拿出苏州人的拼劲、闯劲,拿出“开放再出发”的真招、绝招,勇争第一,勇创唯一,永立伟大新时代的潮头浪尖!
第三个问题,勇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标杆的历史重任交给了我们:要把总书记关于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融入血脉,让开放为苏州一切工作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苏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些经验”。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苏州工作时,提出苏州要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成为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苏州要肩负起这样的历史重任,“思想再解放”是必备前提,“开放再出发”是必由之路,“目标再攀高”是必然追求,总的要求就是挑战“最极限”,勇攀“最高峰”。
思想再解放,要确保思想最解放。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我们遇到的不少问题,都是别人还没碰到的;我们要探寻的很多答案,都是别人尚未破解的。只有思想达到最解放的程度,才能在开放中明确全新定位与坐标,答好“无问之答”、破解“无解之解”,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开放再出发,要确保政策最有力。苏州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开放的特质已融入基因。我们要当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示范,就必须做到束缚最少、成本最低,必须做到生态最优、服务最佳。只有在核心政策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