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654


2024年1月
在江苏发展大会“金陵故乡行”专场活动上的致辞
致海内外南京儿女的“一封家书”
(2019年5月21日)
各位乡贤、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饮一瓢长江水,结一生南京缘!
今天到现场的各位嘉宾,或是南京籍,或与南京有不解之缘,或即将来南京创新创业、投资兴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代表840万父老乡亲,欢迎各位游子归家、乡贤聚首、朋友相会!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之后,雨水逐渐增加,谷物开始灌浆,很快就要进入一年之中的丰收时节。
在这样一个预示着希望的日子里,我们借助江苏发展大会这个平台,邀请各位乡贤相聚在长江之滨,忆往事往昔、续乡情乡缘、看新区新貌、谋合心合力,这既是重温难忘的记忆、慰藉难舍的乡愁,也是播洒希望的种子、迎接最近的未来。
说到乡愁,大家一定会想起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生在南京、长在南京,后来旅居台湾的余光中先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歌《乡愁》,唤起了每一位游子思乡、恋乡、爱乡的情感共鸣。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开放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发达的资讯,都让我们与家乡的时空距离不再遥远。然而,乡情乡愁这一最朴素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却留守在我们的记忆中、永驻在我们的心田里。世界再大,这里是家;走得再远,总有牵挂!
这两天来,在和大家的交流中,从大家的话语里,我也听到、读到了大家对南京的牵挂。所以今天,我想代表家乡,代表父老乡亲,以“一封家书”的形式,向大家汇报南京的现在和未来,回应大家对故乡的牵挂和期待。
一、“新时代、新南京”的成绩单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今天,我想用五个数字,向大家汇报南京的新变化,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南京迈大步”。
(一)多项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1”,经济发展迈开了大步。这两年,虽然宏观环境错综复杂、部分地区“减速降档”,但南京的发展却始终保持良好势头。
201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万亿元、增长8%,增速在全省以及东部地区万亿级城市中均位居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1%,增速也位居江苏第一。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更是达到8.2%,继续领跑全省及东部地区万亿级城市。同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等八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可以说,南京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更多资料+微信:
(二)居民幸福感被评为全国第“2”,人民生活迈开了大步。这几年,我们持续抓民生改善,南京养老服务、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小区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项民生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全市轨道交通已经有10线、378公里投入运营,通车里程位居全国第四。在今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中,南京人幸福感居全国第2,南京也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更多资料+微信:
(三)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列全国第“3”,创新名城建设迈开了大步。去年,南京开启了创新名城建设的新征程。这项工作虽然仅实施一年多时间,却取得了3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第一个想不到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去年初,我们计划吸引20万大学生到南京来工作,但到年底实际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15万人、超过年初目标70%。
第二个想不到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速度。去年,我们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同比增长近70%。
第三个想不到是各界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原计划组建新型研发机构100家,但去年实际新组建208家,翻了一番。
《自然》杂志发布的2018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南京排名全球第12、全国第3位。
(四)年度上市企业数达到全国第“4”,企业成长迈开了大步。评价一座城市发展得怎么样,上市企业数量和市值是一个重要维度。去年,南京新增上市企业7家,其中新增境内上市企业6家,在全国城市中排第4。今年截至目前,又新增上市企业4家,上市企业总量达到了113家,市值超过了1.2万亿元。“支持企业上市、支持上市企业”已成为南京工作中一个鲜明导向。除了上市企业,我们对创新型企业、高成长性企业、规上企业培育引进力度也很大,在中国独角兽企业最新版图中,南京凭借着9家企业强势崛起,成为全国第五城。
(五)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全国第“5”,改革开放迈开了大步。去年以来,南京在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