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1879
2025年2月
在增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
(2025年2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新年好!在这春暖花开、万象更新的美好时节,我们非常高兴与大家齐聚增城,共绘发展蓝图,共谋未来新篇。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也借此机会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春快乐、蛇年大吉!
过去一年,在省、市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直面严峻形势,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增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440亿元、增长36.7%;重大平台提质增效,增城开发区综评排名第52位、进位27名,东部中心总体规划印发实施,公铁联运枢纽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完成工业投资超300亿元、增长17.3%,连续4年保持较快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40%;产业发展成效初显,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2个,新开工项目48个,增芯等30个项目投产;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新增市场主体7.5万户、增长23.3%,增速居全市各区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拼搏奋进的结果,更离不开广大在增企业和企业家的倾心相助,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市在春节上班后的第一、二个工作日,先后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展现了省、市大抓产业的坚定决心。今天,我们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服务和支撑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认清形势、锚定方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重大发展机遇
(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强大支撑。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经历着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立起优质高效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面对国际经济ZZ格局的深刻复杂变化形势,产业竞争成为大国竞争主战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最关键的“胜负手”,只有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在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州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战略之举、关键之为。总书记指出,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要“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垂直整合、明晰高效的产业统筹分工机制,在政策、资金、要素、资源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作为广州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重大利好,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助力广州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增城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优势所在、责任所在。省、市对增城发展寄予厚望,规划建设广州东部中心、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把增城全域基本纳入其中,赋予我们“双轮驱动”重大发展机遇。我们有重大平台引领,增城开发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国家级平台发展壮大,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集聚成势,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我们有核心产业带动,近几年引进增芯、维信诺等龙头企业,培育顺科等一批重点企业,企业发展“枝繁叶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