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四川经济日报/2024 年/1 月/12 日/第 002 版特刊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 建设制造强市 加快构建以先进
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回眸 2023
2023 年,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和省委系列会议精神,按照市委“ 三个特别注重”“ 九个有力有效” 等部署要求,聚焦“ 三个做优做强”“ 四大结构优化调整”“ 产业建圈强链” 和区域结对联动等重点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智造引领建设制造强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强统筹细调度,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克服超预期因素影响,制定稳增长方案,实施 430 家重
点企业多轮次全覆盖走访服务, 开展工业抓项目促投资攻坚大会战和招商引智百日攻坚行动,“ 一
业一策”“ 一企一案” 促进企业提能上产、项目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签约落地。1—9 月,规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 7%,高于全国(4.0%) 、全省(6.8%) ;新引进熊猫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222 个,总投资 4183 亿元,占全市协议投资的 80%。
扩规模提质量,制造强市起势成势。出台支持制造强市建设“ 1 个实施意见+1 个政策措施+6个行动计划” 政策体系及其实施细则,编制新型工业化发展中长期规划,拟定工业扬长补短追赶跨越三年行动,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以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多层次的规划体系和立体化的评价体系推动制造业量质齐升。新增航空大部件、生物技术药 2 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获批建设国家未来轨道交通未来产业科技园。
锻长板补短板,建圈强链走深走实。聚焦 17 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锚定 20 余个细分赛道,创新探索“ 四位一体” 工作体系,深化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加快建设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高水平举办 2023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等展会,促成签约投资超 1500 亿元。实施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项行动,西部唯一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正式授牌,成飞、纵横无人机等链主企业本地配套率分别提升至 70%、40%,汽车整车区域配套率提升至 80%以上。
强创新促转化,产业科技加速融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 链主” 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新增国防科技工业西部成果转化中心等 7 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制造业领域总数达到 88 家)和 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 64 家、居全国第 4) 。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翼龙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占率全球第二,钇炭微球注射液打破进口“ 卡脖子” 局面,自主研发高增益波导质密传输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项目斩获“ 中国工业大奖”。
优服务育主体,企业四上取得突破。坚持抓大、培优、扶小、育新,分类推动企业“ 四上”,规上工业企业净增 287 家、达到 4401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新增 84 家、达到 286 家,通威新上榜“ 世界 500 强” 企业,上云企业 2.1 万家、总数突破 10 万家,新增 A 股制造业和信息化上市企业 4 家、累计达到 89 家。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市场主体达 368 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二;1—9 月,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8080 亿元、增长 6.0%,占 GDP 比重达 50.1%、较2022 年底提高 1.3 个百分点。靠前服务为企纾困解难,通过“ 政策找企业” 智能平台安排下达惠企资金 22.8 亿元。
搭平台广赋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提速数字新基建,1—9 月,新建 5G 基站 1.14 万个(累计 7.67 万个)、充(换)电桩 4.5 万个(累计 15.3 万个),获批建设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成都智算中心)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强化“ 千企数改升级”,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150 家,东智同创成为全市首个国家
第 1 页 共 2 页
级“ 双跨” 平台,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预计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