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 年/5 月/9 日/第 006 版土地
牢牢掌握耕地保护主动权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委书记 周振雷
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始终站在系统全局的高度,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 长牙齿” 的硬措施,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 保护,牢牢掌握耕地保护主动权。
优布局 拓空间
——坚持规划引领。普兰店区科学编制《普兰店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通盘考虑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城镇发展潜力等,坚持耕地保护优先,将空间管控指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约束性指标,统筹布局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完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划定信息,形成一张底图,逐地块落图,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至街道,从源头管控上强化耕地保护。同时,普兰店区积极探索规划“ 留白” 制度,应划尽划、合理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为今后重大建设项目占用、生态建设等补划永久基本农田预留弹性空间。
——坚持空间统领。普兰店区突出“ 宜田则田、宜林则林、宜园则园” 原则,稳妥推进“ 林果上山、农田下山” ,促进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推动实现耕地资源数量足、布局优、环境良、利用好,切实巩固“ 三区三线” 划定成果。
优存量 提质量
——推动退化耕地改造。普兰店区大力实施“ 造地攻坚” 行动,着眼农村老龄化、空心化发展态势,试点推进“ 中心街道、中心村” 建设,抓住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契机,清退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变耕地;全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通过河道综合治理造地增田。普兰店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整理及周边撂荒地、未利用地整理复垦,配套田、水、路、林综合整治,采取耕作层剥离、地力培肥等措施,加大低产田、水毁田等退化耕地的改造力度,形成“ 田成片、水成系、路成网” 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质量较 2020 年平均提升 0.1~0.2 个等级,粮食产能普遍提高 10%~15%。同时,普兰店区积极探索建立耕地抛荒、撂荒惩戒机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制收回抛荒、撂荒达到一定时限的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倒逼耕地保护责任落实。
——推进“ 小田变大田”。普兰店区农村土地小、散、乱问题较为普遍,全区集中连片利用超过 1000 亩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不足 50%,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有效破解这一制约,普兰店区委、区政府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通过工程措施,改善抛荒地的耕作条件,以小改大、化零为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并组建“ 富村公司”、土地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探索开展最大化流转土地,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目前,全区已流转土地 12 万亩。此外,普兰店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积极搭建农村资源向资本转换的规范性平台,通过“ 集体经营+对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