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同日报/2024 年/5 月/14 日/第 001 版
真抓实干 久久为功 努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展现浑源担当
——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浑源县委书记高莹
本报记者 董芳
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两会为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了科学路径、绘就了宏伟蓝图。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融入发展大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浑源县委书记高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结合浑源实际,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注重全面协调联动,紧紧围绕文旅康养、新能源、特色农业、岩基材料四大产业赛道,着力构建具有浑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浑源担当。
坚定不移打造文旅主板。 “ 文旅发展成效的逐步显现,让我们在感受喜悦的同时,更加鼓舞和提振了走下去的信心决心。” 高莹表示,浑源有 2000 多年的置县史,拥有中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有以悬空寺为代表高度包容的儒释道文化,有永安寺、圆觉寺、文庙、吕律神祠等 7 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保文物单位,有古城、温泉、湿地等得天独厚的文旅康养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文旅的最大底气和优势。在深耕文旅赛道中,我们将用更系统、更专业的思维打造文旅主板。要坚持以恒山 5A 级景区创建为牵引,加快恒山景区基础设施、游客服务中心、恒宗大道、神溪国家湿地公园、汤头温泉疗养院改造等牵引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长城板块旅游公路建设,拓展乡村旅游布局,逐步连点串线带面,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景区景点的持续拓展和无限延伸,形成全域景区化发展格局。同时,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理念,围绕“ 吃、住、行、游、购、娱” 基本要素,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持续丰富旅游业态,积极推进本地餐饮文化、文创产品、特色民宿发展,全流程优化游客出行旅游链条,提升游客参与度体验感满意率。
新能源产业是浑源县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谈到新能源产业发展,高莹告诉记者,2023 年,浑源县新能源企业发电量达到 23.8 亿千瓦时,产值 7.7 亿元,实现税收 1.1 亿元。下一步将持续用好资源“ 聚宝盆”,端好绿色“ 金饭碗”,紧紧抓住建设“ 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 的契机,深入挖掘风力、光能、地热资源禀赋,坚持“ 源网荷储” 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今年,将继续加快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推动 3 个 5 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2 个独立储能项目、大怀线特高压光伏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届时,随着这些项目的投产达效,全县新能源装机总规模将达到 230.67 万千瓦。
高莹说,浑源县有“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全国道地药材基地” 恒山黄芪,有知名小吃“ 浑源凉粉”,有千年技艺传承“ 浑源白酒”,还有沙棘、蘑菇、小杂粮等,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优势,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规模,接下来,关键是唱响特色品牌,放大经济效益。黄芪产业方面,依托黄芪国家级“ 三品一标” 基地、市级黄芪专业镇、黄芪文化园等平台,全力推进恒山黄芪产业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今年,继续实施黄芪数字化、标准化种植达到 3 万亩以上;深化与山西农业大学、“ 一亩田” 合作,继续办好黄芪产业发展论坛、新品研发